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Radeon HD 3000系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ATI Radeon HD 3000系列,代號Radeon R670,是ATi被AMD收購以後推出的第二個Radeon系列圖形處理器。Radeon HD 3000系列的架構和上一代Radeon HD 2000系列(代號Radeon R600)的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是,Radeon HD 3000系列採用55奈米製程,上代產品採用的是80奈米或65奈米製程。單晶片頂級產品Radeon HD 3870相較於上代的旗艦型號Radeon HD 2900 XT,降低了顯示記憶體位寬,核心時脈亦有所提升,性能亦有進步,但功耗則大幅降低。在Radeon HD 2000系列推出不到一年,2007年11月15日,AMD發佈基於RV670顯示核心的Radeon HD 3800系列顯示卡,以55奈米製程製造,支援DirectX 10.1,並首次於中高階和旗艦產品中加入UVD,提供硬體影像解碼。
Remove ads
產品
Radeon HD 3000 系列是以 RV670 核心為基礎,使用 55 nm 製程。Radeon HD 3000 系列支援 DirectX 10.1 與 Shader Model 4.1 [1],而 UVD 也內建到核心內,提供完整的 VC-1 與 H.264 的硬體解壓。核心製造工藝方面,全面採用55 nm。與此同時,競爭對手NVIDIA的GeForce 8800 GT仍然採用65 nm製程。顯示記憶體頻寬方面,HD 3870/3850只會採用256-bit,而不是舊有2900 XT的512-bit。AMD表示,因為新顯示核心的顯示記憶體已作出改善,而採用256-bit記憶體亦可以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顯示卡介面方面,HD 3870/3850會採用較新的PCI-E 2.0。CrossFire方面,最多可以支援四卡連接。為了降低電力消耗,AMD從流動平台引入了PowerPlay技術。在2D模式的時候,顯示核心頻率會降到300MHz。
目前大多數認為改變產品的品牌是因為不願意繼續以 HD 2000 系列來命名[來源請求],因為HD 2000將原先的推出時程表拖延而且沒有更明顯的對比效能[2],而大多也認為由於製程更新而能夠內建更多的ROP,造成相同的裸晶大小能夠放入更多的電路。
Radeon HD 3800 系列也有衍生產品,在2008年2月將會推出 Radeon HD 3870 X2,具備兩顆RV670核心與最高 1024 MB GDDR3 或是 GDDR4 記憶體,該產品是針對效能狂熱級市場而推出的,預計將 Radeon HD 2900 XT 取代,而這張顯示卡也具備 PowerPlay 技術以及數位式 PWM,將能夠降低電源使用量與加強核心的穩定性。它的對手是NVIDIA的GeForce 9800GX2,同樣是單卡雙芯的產品。利用CrossFire X技術,可以使用兩張3870 X2,達成四核心顯示加速。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Radeon HD 3800 系列的命名法則將會改變。該系列改成以結尾兩位數字來取代之前的 PRO、XT、GT、XTX 之類的命名(像是 HD 3850 與 HD 3870,表示著 3870 的效能比 3850 還要優秀)[3]。而在 IGP 的命名也會改為這種命名法則,像是 AMD 690系列的包含 side-port 記憶體的 M690T 的 IGP 就命名為 “Radeon X1270”,而 690G 的 IGP 命名為 “Radeon X1250”,而 690V IGP 的時脈較低而且功能較少則是命名為“Radeon X1200”,套用新命名法則的顯示卡就在之下列出:
Remove ads
Radeon HD 3600 系列採用 RV635 核心,而 RV635 是將原有的 RV630 使用55奈米製程縮小化,配備著 3.78 億個電晶體與120個流處理器。Radeon HD 3600 將是第一款原生支援新型 DisplayPort 介面的 GPU。DisplayPort 能夠只要一條螢幕連接線即可實現多螢幕操作,而 DisplayPort 的纜線更能夠同時傳輸影像與8聲道24bit的音效。而 HDMI 與 D-Sub 也能藉由轉接頭獲得支援[4]。其他功能包括支援 DirectX 10.1,還有第二代 UVD 的 AVIVO HD 。另一種衍生版本, Radeon HD 3650在2008年1月23日發表。而官方參考設計的背板就搭載兩個 DisplayPort 與一個 DVI-D[4]。
另外,中國地區有一種特別版本稱為 Radeon HD 3690,採用與 Radeon HD 3800 系列相同的 RV670 核心,但顯示記憶體頻寬由256bit降至128bit,可減少記憶體成本。但其後為對抗NVIDIA GeForce 9500GT,正式編入 Radeon HD3850 系列,一般稱為 Radeon HD3850 128bit。
Radeon HD 3400 系列採用 RV620 核心,該核心是將 RV610 核心利用55奈米製程縮小化,內含1.81亿個電晶體與40個流處理器。該產品也是原生支援 DisplayPort [5]與DVI,也能夠透過轉接頭支援 HDMI 與 D-Sub。其他功能包括支援 DirectX 10.1,第二代 UVD的 AVIVO HD。該產品的印刷電路板會提供完整寬度與半寬型出現。 Radeon HD 3400 系列有兩種版本,Radeon HD 3450 與 Radeon HD 3470 已經發表於2008年1月23日。
規格表
1 統一渲染單元數量 : 紋理對映單元數量 : 渲染輸出單元數量
2熱設計功耗(TDP)數值來源於超微官方資料。不同廠商的非公版顯示卡電路板設計會使得實際TDP數值和官方資料的有所不同。
Remove ads
超微推出的整合於晶片組內的Radeon HD 3000顯示核心,主要內建於AMD 700系列晶片組。均支援DirectX 10.0和OpenGL 3.3。
1 統一渲染單元數量 : 紋理對映單元數量 : 渲染輸出單元數量
2在ATI PowerPlay節電技術生效時,核心時脈在不同的使用場合時會有所不同。這個列表列出的時脈數值是官方宣稱的時脈值參數
3sideport是一種匯流排,連接到專用記憶體,用作顯示記憶體。
Remove ads
這個列表包括Mobility Radeon HD 3000系列的獨立式顯示核心和整合式顯示核心。
Remove ads
參見
- 顯示卡
- 圖形處理器
- ATI
- ATI Radeon
- FireStream 9170,Radeon HD 3870用作GPGPU的版本。
- Radeon HD 2000
- Radeon HD 4000
- NVIDIA GeForce 9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