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ATP年终总决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ATP年终总决赛(ATP Finals),又称ATP年终赛、年終錦標賽,舊稱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网球大师杯赛,是仅次于网球四大满贯的锦标赛,在每年的年底举行,参赛者大致为当年男子网球ATP冠軍排名(ATP Race To Turin)前八的选手。
Remove ads
根据规则,排名第八位的选手并不一定能有资格参赛。如果有排名在第八位以後(前20名以内)的选手是当年四大满贯赛事冠军之一,就可取代排名第八的选手进入年終賽,倘若有超過一名球員符合上述條件則以冠軍排名較高者為優先。因为获得参赛资格的难度和赢得比赛带来的声望,这项赛事有时被称为“第五个大满贯”。[1]
與其它的男子巡回赛不同,年終賽不是采用直接淘汰的赛制。而是將入選的八名选手分成两组,每组四人,采用小组单循环的形式,即每个选手必须跟同组的其他选手各交手一次。每个小组成绩最好的前两名进入半决赛,再由半决赛的胜出者进入决赛来争夺冠军的归屬。
诺瓦克·乔科维奇于2023年破纪录第七次夺得单打冠军,成为现时获得最多单打冠军的球手,而彼得·弗莱明和约翰·麦肯罗組合則共同保持最多七座双打冠军(且兩人在1978-1984連續七年奪冠)的记录。
Remove ads
历史
本赛事始于1970年。最早是由國際草地網球總會(International Lawn Tennis Federation,ILTF)(國際網球總會前身)组织的大獎賽「年終大師賽(Masters Grand Prix)」。在每年年底举行,参赛者為巡回赛頂尖选手。屬表演賽性質,賽事結果並不影響世界排名。

1990年,國際職業網球聯合會(ATP)接管男子巡回赛的运作并以「ATP世界巡回锦标赛(ATP Tour World Championship)」取代了大师赛。因爲在锦标赛全胜奪冠能獲得的積分等同一座大满贯冠军,讓主辦大满贯赛事的ITF另创立了一项年终赛事——「大满贯杯(the Grand Slam Cup)」;但参赛选手不僅無法獲得ATP排名積分,冠軍頭銜也不被承認。直到1999年雙方達成協議後才獲追認。
1999年12月,ATP和ITF同意中止两项独立赛事并成立一项新的联合赛事,即「网球大师杯赛(Tennis Masters Cup)」。与大师赛和ATP世界巡回锦标赛不同的是,大师杯赛参加选手為八名單打球員和八對雙打組合。原先單雙打的賽程是分開舉辦,双打通常在单打結束後一个星期举行,近年已共同舉辦。
2009年開始,本賽事更名為「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ATP World Tour Finals)」,2009至2020年在英國倫敦舉行。2021年起移師意大利都靈。
2017年ATP宣布由日東電工(Nitto Denko)贊助,更名為「NittoATP年終總決賽(Nitto ATP Finals)」(在2020年9月 [3]及2024年11月 [4]兩度延长合約)目前合作伙伴关系直至2030年。
Remove ads
冠軍记录
- 连续赢得冠军的选手:
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2012-2015 (连续4次)、2022-2023(连续2次)
納斯塔塞(Ilie Nastase):1971年-1973年(连续3次)
博里(Bjorn Borg):1979年-1980年(连续2次)
伦德尔(Ivan Lendl):1981年-1982年(连续2次)、1985年-1987年(连续3次)
麥肯羅(John McEnroe:1983年-1984年(连续2次)
森柏斯(Pete Sampras):1996年-1997年(连续2次)
休伊特(Lleyton Hewitt:2001年-2002年(连续2次)
费德勒(Roger Federer):2003年-2004年(连续2次)、2006年-2007年(连续2次)、2010年-2011年(连续2次)
歷屆決賽
Remove ads
*註:W: 冠軍win, F: 決賽Final, SF: 四強Semi Final, RR: 小組賽Round Robin
Remove ads
Remove ads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