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拉普振盪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克拉普振盪器是一種由電晶體(或真空管)與一組正反馈電路組成的振盪器。
它由杰姆斯·基尔敦·克拉泼在1948年发表。[1] 根据Vačkář的文献,[2] 此类振荡器是几个发明者自主开发的,其中由Gouriet开发的那个振荡器从1938年就一直在BBC工作。

根據下圖可知此電路使用1個電感與3個電容,其中的2個電容(C1及C2)用來分壓以決定施於電晶體輸入端的回授電壓。克拉普振盪器是以Colpitts振盪器為基礎,在原本的電感前多串聯1個電容。下圖中使用場效電晶體的振壓器電路的振盪頻率(單位為赫茲)是:
在設計使用1個可變電容調整頻率的變頻振盪器(Variable Frequency Oscillator,VFO)時,一般會選擇克拉普振盪器。若使用Colpitts振器設計的變頻振盪器,分壓部分的電路就得要使用1個可變電容(C1或C2)以改變回授電壓的大小,但改變回授電壓有時也使得Colpitts振盪器無法調敕到預期的振盪頻率範圍。若使用克拉普振盪器,因為分壓電路使用固定的電容,而且改在電感前串連1個可變電容(C0)所以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Remove ads
参见
- 光电耦合振荡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