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斑趾弄蝶

一种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斑趾弄蝶
Remove ads

三斑趾弄蝶(學名:Hasora badra,又名豆弄蝶、鐵灰絨毛挵蝶)在台湾又名铁色绒弄蝶,是屬於弄蝶科的一種蝴蝶,是趾弄蝶屬的一種,也是其模式種[1]。廣泛分佈於東洋界東南亞南亞各地,模式產地為印尼爪哇島[2]

事实速览 三斑趾弄蝶, 保护状况 ...

成蝶出沒於低至中海拔地區之森林及濕地,活躍於朝夕時分,尤其陰天。幼蟲的寄主豆科植物。[3][4]

Remove ads

語源

在台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中文名稱「三斑趾弄蝶」源於雌蝶前翅三枚半透明米黃色斑。在台灣使用的中文名字「鐵色趾弄蝶」則源於此種翅膀腹面有像剛鍛造出來的鐵器表面的藍紫光澤。[5]

分佈

中國(江西海南廣西雲南香港)、台灣、日本(西表島)、印度緬甸越南老撾泰國斯里蘭卡、菲律賓(巴拉望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3][6]

形態

幼期

卵呈扁球形,直徑約0.8毫米,高約0.5毫米,乳白至淡黃色,有光澤,有13-15條縱脊。[5][6]

幼蟲共有5個齡期。1至4齡頭部黑色,體色淺黃色,背中央有4條黃白色細縱線,胸部有黑色橫條紋,每個腹節有幾個橫條紋,第2、第4、第6、第8腹節兩側有明顯的黑斑,氣門黑色。第5齡頭部桃紅色,頭前方有3個明顯的黑色大圓點,單眼黑色,體色體部黃褐色。[5][6]

蛹頭部中央有1發達的鼻狀突起。體米黃色,頭部後緣中央,中胸前,後緣中央,翅基部有黑色斑點,氣門黑褐色。體表被有霜狀的代謝物。化蛹於寄主植物或附近其他植物葉片所做的巢中。[5][6]

成蟲

Thumb
金屬般紫褐色的翅膀

前翅長20-24毫米。觸角長14毫米,暗褐色。下唇須第2節發達,豎立,下方與前方黃褐色。前翅翅形近於直角三角形,外緣稍微呈弧形。後翅修長,略呈橢圓形,後端有明顯的葉狀突。前後翅外緣毛基部褐色,端部灰白色。雌雄斑紋明顯相異。[3][6]

雄蝶前翅黑褐色,無斑紋;腹面顏色不均一,從Cu1脈近基部到臀角內側有1大的灰白色斜斑紋,從翅前緣到M3脈有1條黑褐色與外緣平行的模糊寬斑帶,到M3脈後曲折到翅臀角上方,達外緣。後翅正面黑褐色,無斑紋;腹面褐色而泛紫色,中室端有1小白斑,臀角斑明顯黑色,臀角上方有「✓」形白紋。[3][6]

雄外生殖器背兜不發達,前伸,背面觀前緣稍凹入。鉤形突背面觀端部分為2叉,有發達的側突起。顎形突發達,向後伸過鉤形突中凹。囊形突向上彎曲,端部稍膨大。抱器瓣形狀極不規則,抱器端二瓣型,端瓣長三角形,頂端指向後下方,背瓣遠短於端瓣,末端向上與向下各伸出1突起。陽莖直,約為抱器瓣下緣長的1/2。[6]

雌蝶前翅正面基部黃深褐色,端部深褐色,亞頂區有3個白色小斑,中室端,m3室及cu1室各有1大的黃色透明斑;腹面除與正面同樣的斑外,cu2室有黃白色斑紋,後緣黃白色。後翅正面深褐色,無斑紋;腹面中室端有1小白斑,臀角上方有1淡黃色「✓」狀紋,有明顯的黑色臀角大斑。後翅臀角瓣突出較雄性的長,呈短尾狀。雄蝶翅面缺乏淺色斑紋,雌蝶則在前翅翅面具有三枚半透明米黃色斑,翅頂附近也有同色小斑紋。[3][6]

Remove ads

習性

Thumb
雌蝶產卵

一年多代,世代重疊。成蝶出見於海拔0-1000米高之濕地平地、低山地樹林及森林邊緣,沿海森林附近的草地、民居、農田周圍的濕地等長有寄主植物的環境。活躍於朝夕時份,尤其陰天。成蝶飛行快速,飛行高度一般於視平線以下的草叢之上。好訪花,尤其鬼針草屬植物。停棲時翅膀合起。[3][4]

雌蝶在寄主剛抽出新芽時就在複葉間產卵,卵單產,以讓幼蟲孵出後能趕上葉片生長的時機,爬到嫩葉中肋把葉緣用絲黏成水餃狀的蟲巢,當葉片開始變硬時,幼蟲也長成肥胖的終齡幼蟲,不久幼蟲就把變硬的葉片黏合,自己躲在蟲巢裡化蛹。[5]

幼蟲的寄主豆科植物,包括:[3][6][7][8]

更多信息 魚藤屬 Derris, 崖豆藤屬 Millettia ...
Remove ads

亞種

參見

近似種:

參考

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