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Erlenmeyer–Plöchl吖内酯及氨基酸合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Erlenmeyer–Plöchl吖内酯及氨基酸合成(Erlenmeyer-Plöchl azlactone and amino acid synthesis)
将甘氨酸经过噁唑酮和吖内酯转变为其他氨基酸的过程。[1][2]

反应过程为:
应用
用于L-m-酪氨酸的合成:[6]

反应过程为:首先间羟基苯甲醛的苄醚 (1)与乙酰甘氨酸 (2)、乙酸酐和乙酸钠反应生成吖内酯(未画出)。 吖内酯被乙酸钠在甲醇中开环为脱氢氨基酸 (3)。 (3) 氢化得外消旋的N-酰基-m-酪氨酸甲酯 (4), 苄醚保护基也被脱掉。 (4) 用酶进行动力学拆分, 只有(S)-甲酯能被水解,产生可溶于二氯甲烷的(S)-(5), 不能水解的 (R)-(4) 则留在水相。 最后用盐酸水解(S)-(5)的酰胺键,得(S)-L-m-酪氨酸 (6)。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