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聯賽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聯賽盃(或稱作YBC Levain盃)由日本職業務足球聯盟主辦的國內盃賽。賽事於1992年舉辦第一屆起,即由日本著名麵包店山崎麵包旗下製餅公司山崎餅乾(前稱為山崎Nabisco)冠名贊助至今,命名為「日職聯YBC Levain盃」(J.League YBC Levain Cup)(簡稱為「Levain盃」)。
由於日職聯規條問題,「日本聯賽盃」在日本國內官方名為「聯賽盃」,與日職或日乙的「聯賽」區分。而日本國內媒體多以「Levain盃」或「日本聯賽盃」作為賽事名稱[1]。但作為日本公共廣播機構的日本放送協會(NHK)不可以用贊助商名字報導賽事,所以NHK報導日本聯賽盃賽事時,僅會以「日本聯賽盃」稱呼[2]。
而「日本聯賽盃」、日本職業足球聯盟和天皇盃在日本國内合稱為3大錦標,冠軍球隊會得到「日本聯賽盃」獎盃(主席盃)和「YBC Levain盃」獎盃。
Remove ads
歷史
1992年,由於日職聯的成立,賽會決定舉辦第一屆「聯賽盃」作為新舊制聯賽的過渡,亦被視為日職聯前哨戰[3]。而往後的賽事將在聯賽展開期間舉行,但由於1995年日職聯變革,當年並沒有舉辦「聯賽盃」。
第一屆賽事由於被視作前哨戰,由「日職聯創始10隊」參加。至於1993年、1994年、1997年、1998年的賽季,則由日職聯全部球會及有意加入日職聯的準加盟球會參賽。到了1999年,日乙成立,聯賽盃改由「J1」及「J2」兩個級別的全部球隊以主客制淘汰賽形式進行,而決賽則以一場過在中立場舉行,而這個賽制維持至2001年賽季。到了2002年,日本職業務足球聯盟開始參考歐洲模式的「聯賽盃」,為賽事進行改革。同年,由於「J2」的聯賽賽事改為四循環,在賽事過密情況下,「聯賽盃」改為只由「J1」球隊參加,並以「先分組賽,後淘汰賽」形式進行,以維持賽事數目。
一般情況,決賽會以一場過進行,而決賽地點在東京的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上演(但1994年的決賽卻在神戶的世大運紀念體育場舉行。而由於1997年的決賽以主客制上演,該屆賽事並沒有安排在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進行)。
由2007年開始,優勝隊伍將得翌年夏季舉行的駿河銀行錦標賽參賽資格。
2010年5月,由1992年第一屆賽事舉行以來,入場人數突破1000萬。而同年10月,「聯賽盃」亦舉行了1000場賽事。
在2012年,適逢「聯賽盃」踏入第二十屆,賽會向「健力士世界紀錄」申請「由同一贊助商贊助最長時間的盃賽」的世界紀錄[4],並於2013年得到確認[5]。而賽事的冠軍獎金為1億日圓,亦是體育大會方面的世界最高金額紀錄,並得到健力士公認。
由於山崎Nabisco在1970年成立時就與納貝斯克簽訂,長達46年的生產協議於2016年到期後不再續約,山崎Nabisco由同年9月1日起更名為山崎餅乾,「日職聯山崎Nabisco盃」亦在8月31日起改以山崎餅乾旗下Levain餅乾冠名,稱作「日職聯YBC Levain盃」。新名字於同日開始的2016球季八強賽事開始使用。
Remove ads
賽制
大會將在球季開始前制定球賽日期,通常會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盃足球賽或國際足球賽事期間進行。
- 2018年賽制
- 分組賽
- 由「J1」所屬球隊參加。然而,出席當年亞冠聯賽的球隊則被視作「種子隊」(包括一隊外圍賽球隊,若成功晉級),豁免參與分組賽。
- 其餘「J1」球隊加上2017年「J1」第16位及17位球隊共16隊,分成4組, 以雙循環模式進行。
- 若該亞冠外圍賽球隊未能晉級,則該隊取代2017年J1第17位球隊參加聯賽盃分組賽。
- 四隊參加亞冠分組賽情況下,每組得分最高的兩隊(共八隊)進行兩回合附加賽決定四隊出線隊伍。
- 三隊參加亞冠分組賽情況下,每組得分最高的兩隊及兩隊較佳成績之小組第三(共十隊)進行兩回合附加賽決定五隊出線隊伍。
2020年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分組賽改為單循環模式,並只有四隊首名及最佳次名出線八強賽。
- 淘汰賽
- 會以「主客淘汰制」模式進行。
- 勝出場次較多者晉級。若遇上1勝1負,則會參考「得失球差」「作客入球優惠(2006年開始)」這個順序來決定。若然比分相同,會進行上下半場各十五分鐘的加時賽,在加時賽期間「作客入球優惠」並不適用。假如比分沒有改變,則要以點球決定勝負。
- 決賽
- 一般會安排在11月3日(日本國的文化日)在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上演。若然90分鐘過後比分相同,會進行上下半場各十五分鐘的加時賽。假如比分仍沒有改變,則要以點球決定勝負。由於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在2014年7月被清拆重建,由該年起決賽地點更改至埼玉2002體育場。
準決賽的賽事日常在星期三進行,但這些日子多為國際足球賽事日,部份球隊的主力球員會被徵召到日本國家足球隊,這或多或少影響參賽球隊的實力。
由於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震災,賽事需要緊急改制,當屆大會改為「淘汰賽」進行。賽事於翌年回復正常賽例。
- 2023年賽制
- 分組賽
- 包括參加亞冠聯賽的J1球隊在內所有球隊均參加分組賽。
- 20支球隊分成5個小組,每組首名及最佳成績的三組次名球隊出線。
- 2024年賽制
- 分組賽
- 由J1、J2及J3聯賽所屬球隊參加。
- 參加亞冠聯賽的3支球隊則被視作「種子隊」,豁免參與分組賽。
- 其餘57支球隊分成10個小組,進行單循環分組賽,每組首名出線。
- 淘汰賽
- 從分組賽出線的10支球隊進行主客淘汰賽,勝出者進入八強賽。
- 參加亞冠聯賽的3支球隊從八強賽加入賽事。
- 2025年賽制
- 第一階段
- 由J1、J2及J3聯賽所屬球隊參加。
- 參加亞冠精英聯賽的3支球隊、亞冠二級聯賽的1支球隊及世界冠軍球會盃的1支球隊則被視作「種子隊」,豁免參與第一階段比賽。
- 其餘55支球隊進行共三回合的單場淘汰賽。
- 淘汰賽
- 從第一階段出線的7支球隊連同参加亞冠二級聯賽的1支球隊共8隊進行主客淘汰賽,勝出者進入八強賽。
- 參加亞冠精英聯賽的3支球隊及世界冠軍球會盃的1支球隊從八強賽加入賽事。
Remove ads
本賽事的決賽安排有別於其他盃賽;
歷屆決賽
* | 賽事進入加時賽 |
賽事於加時賽後仍然賽和,需要以互射十二碼決勝 |
Remove ads
統計記録
Remove ads
奪冠球隊在往後表現都會低迷[10],例如1992、1993和1994年冠軍川崎讀賣(現東京綠茵)、1999年冠軍柏雷素爾、2004和2009年冠軍FC東京、2005和2006年冠軍千葉市原、2007年冠軍大阪飛腳、2008年冠軍大分三神,都先後降至「J2」聯賽。當時大分三神和FC東京更是在奪冠翌年便遭到降班厄運。2010年冠軍磐田山葉在2013年賽季也在降班邊緣。
獎項獎金
賽事的頒獎規格及模式由日職聯[11]第5條條目制定。以下為2012年賽事的獎金資料。
冠軍 | 1億日元獎金、聯賽盃獎盃、獎牌、贊助商獎盃(山崎Nabisco盃) |
亞軍 | 5000萬日元獎金、聯賽盃盾、獎牌 |
3位(2支於四強落敗球隊) | 每隊均得到2000萬日元獎金、聯賽盃盾 |
根據日職聯賽會規定,最有價值球員將會在「聯賽盃賽事中選出,並會獲頒獎金與獎座」,但沒有具體的選出辦法(過往有由冠軍球隊中選出的慣例)。
得獎者將會得到紀念獎座及100萬日元獎金。
Remove ads
在1996年創立,為當屆賽事選出由準決賽開始最活躍的23歲以下球員。這個聯賽盃新人王的得獎者,日後多被選入日本國家足球隊。這項賽事亦為日本足球界提供一個機會讓球員大躍進,使新人球員有一登龍門的機會。
獲選條件會賽事開幕日前,該球員未滿23歲及並未奪得此項新星獎。通常由傳媒以1人1票方式進行(直至2012年),而且被選出的球員多為準決賽球隊的球員,直至2012年,唯一例外的是1996年得獎的名波浩,當年磐田山葉在分組賽被淘汰)。獎項會在決賽日前的夜祭作頒獎。
得獎者會得到50萬日元獎金、新星獎獎座、及得到1年任食「山崎餅乾」公司的製品。
參見
備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