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JVC

日本国际电子有限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JVC
Remove ads

日本勝利株式會社(日语: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一般稱為JVC,是過去一間成立於1927年、總部設在日本橫濱的消費性與專業電子企業。該公司发明了日本第一台電視機VHS系統。現「Victor/JVC」為JVC建伍運作品牌。

事实速览 Victor / JVC, 產品類型 ...
事实速览 日本勝利株式會社, 原文名称 ...
Remove ads

海外名稱及商標

昔日中國在「Victor Talking Machine」時代譯為「美國勝利唱機公司」,及至「RCA-Victor」並用「亞爾西愛勝利公司」[1]台灣日治時期發行的唱片名為「勝利曲盤」、伴奏「勝利(西)洋樂團」[2];與JVC建伍合併前,在中國大陸與台灣依然使用「勝利」作為日方JVC的公司名稱。[3][4][5][6][7]

由於美國RCA唱片持有「RCA-Victor」商標權緣故,在海外不能使用「Victor」品牌。曾陸續於1956年啟用「STAR[8],香港譯作「星牌」[9]迄今為JVC當地俗稱;1958年「NVC」(Nippon Victor Company)[10]、1959年「NIVICO」(NIppon VIctor COmpany)[11],同年開發「JVC」(Japan Victor Company)[12],1961年在台灣[13]、日本註冊[14],與「NIVICO」採雙品牌併用形式至1978年、方由「JVC」完全取代,兩岸三地以正式譯名「傑偉世」登錄公司:

  • 杰伟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JVC(China)Investment Co., Ltd.)
  • 台灣傑偉世股份有限公司(JVC Taiwan Corp.,於2014年解散)
  • 傑偉世建興國際有限公司(香港,JVC Lite-On IT. Manufacturing and Sales, Ltd.,於2009年解散)

在日本,JVC承繼RCA的「Victor+His Master's Voice英语His Master's Voice」商標較為人知。而「His Master's Voice」商標不能在日本以外使用(因為美國RCA、英國HMV均持有該商標權)。同樣地,在日本的HMV商店,他們不允許使用His Master's Voice標語和Nipper的商標;它被取代為一張獨特風格的留聲機圖片。

JVC併入JVC建伍後,由舊有「Victor」品牌產品、「勝利娛樂ビクター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繼續使用「Victor+His Master's Voice」商標。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VICTOR 6TA-1
Thumb
JVC-NIVICO 7TA-4
Thumb
JVC-NIVICO CHR-100UH
Thumb
JVC GR-DVM55U
Thumb
Victor InterLink MP-XP3210
Thumb
JVC GR DA20

1920年-1960年

1927年9月13日,「日本勝利留聲機公司」(日本ビクター蓄音器株式会社)成立,是當時美國留聲機黑膠唱片領導者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英语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子公司。1929年公司大部份所有權轉移到RCA-Victor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1930年生產留聲機及黑膠唱片,1932年開始生產收音機,1939年展出日本第一台電視機

二戰期間,日本公司與外國的合作夥伴斷絶關係。1943年全名改為「日本音響公司」(日本音響株式会社)。1945年全名改為「日本勝利股份有限公司」(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Victor Co of Japan Ltd.)。直到1953年,JVC由松下電器所有,擁有JVC 36.90%股權。1960年,JVC開始發售彩色電視機

1970年-1980年

JVC發明了VHS格式,並於1976年10月展示了第一台播放器「HR-3300」到消費者市場,售價256,000日圓Sony在1975年之前引入了Betamax家庭式錄影帶,成為VHS主要競爭者,導致了1980年錄影帶格式大戰。Betamax錄影帶比VHS錄影帶更細小,提供更清晰的影像。儘管對消費者來說差別不大,這也是兩項較進步的工業技術。在1984年有四十間公司使用VHS而使用Betamax的只有十二間,Sony終於承認失敗,於1988年開始生產VHS錄影機。

在1970年JVC開始銷售Videosphere英语Videosphere,一個放在太空頭盔形狀的可攜式新穎CRT電視,底部有鬧鐘。這是一次商業上成功。在1976年JVC引進了3060,一架內含卡帶播放器的三可攜式電視機。1977年JVC導入新版企業識別標誌。

在1979年JVC展示了VHD/AHD碟片系統原型。該系統的電容原理跟CED一樣,但是碟片的凹槽較少因為其碟面由伺服機制信號引導。VHD碟片首次亮相是由一位操作員操縱並在一台看起來像音效LP轉盤的機器上播放,但JVC開始在市場上銷售時改用由盒子包著的碟片。開發接連地中止,但在1983年4月開始在日本市場上出現,隨後也在1984年銷售了少量給英國的工業市場。但那時候飛利浦和Sony已經開始銷售光碟,VHD完全趕不上。

1980年JVC推出了一些雷同Sony Walkman的可攜式音響設備。JVC CQ-F2K於1982年發行,擁有一個連接到耳機的可分離的收音機,無線的聆聽感受。JVC不能令該產品成功,數年後便中止了其生產線。JVC使用了Victor的名子在日本銷售該產品。

在1986年JVC發行了HC-95,一部個擁有3.58 MHz Zilog Z80A處理器、64KB記憶體、運行MSX Basic 2.0的個人電腦。它包含了兩個3.5吋磁碟機並且符合MSX-2的最大圖像標準。然而就像Pioneer PX-7一樣,它擁有可以處理影像添加及互動式影像處理的的硬件接口。它首先在日本發售,然後是歐洲,但成績不太理想。

JVC的錄像由Ferguson在北美銷售,這只是一種美化而已。Ferguson需要找另一個錄像鏡頭供應商因為JVC的產品只支持VHS-C格式而不是較受歡迎的video8。此外,Ferguson由Thomson SA接管因而終結了合作關係。與此同時,JVC被定義為高品質、可信的產品。可是數年後JVC的名聲受到抨擊,只是因為一小部分有問題的數位錄像鏡頭。

Remove ads

現在

美國JVC為日本JVC子公司,硏發幾項領先的技術,例如VHS錄影機,JVC正為多媒體時代提供產品。JVC專業產品公司(Professional Products Company)分配了一條完整的廣播設備、專業的演示設備生產線,包括相機、VTR、編輯設備、D-ILA及LCD投影機、視覺演示,顯示屏及電腦產品。JVC服務與工程公司(Service and Engineering Company)服務了與中心跨過美國,忠誠地服務他們的顧客。

2001年10月,國家學院電視藝術與科學科頒發一個「技術進步傑出成就」艾美奬予JVC,理由是開發出消費者錄像鏡頭。每年JVC都是東京影像節及JVC Jazz Festival的贊助者,此舉能吸引更多消費者。

另外,JVC曾是1982年與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的贊助者。JVC亦是第一個甘迺迪太空中心的正式伙伴。2005年,JVC加入高清晰影音網絡聯盟(HANA;High Definition Audio-Video Network Alliance),以幫助消費者制定家電標準。

JVC亦曾於2005年開發出第一台DVD+RW DL

2007年7月24日Panasonic確定將其持有之JVC經營主導權,轉手給建伍公司最大股東Sparx Group,正式脫離Panasonic,預計在2007年8月時,松下對 JVC持股將由7月時52%降至36.9%,而Sparx及建伍合計將持有29.8%,之後松下將出售其剩餘持股。

2008年5月15日,和建伍公司宣佈双方已经达成协议,两家公司的全部业务合併,组建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命名为「JVC建伍控股」,从同年10月1日起正式运作,JVC子公司化。

2011年10月1日,JVC併入母公司JVC建伍成為運作品牌,公司法人消滅。

Remove ads

註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