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O型主序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O型主序星(O V) 是是光譜為O,亮度為V,在主序帶(氫燃燒)上的恆星。這類恆星的質量是太陽的15至90倍太陽質量(理论值,实际观测有光等超过这一范围的),表面溫度在30,000至52,000 K[1][2]。這一類恆星非常罕見,估計在整個銀河系中只有20,000顆[3]。例子包括參宿增一A(獵戶座σA)和車府增十一(蝎虎座10)[4][5]。目前已观测到的质量最大(推测)O型主序星为Melnick 42,约189倍太阳质量。由于天文学中專有名詞较多,光度分类和演化过程分类中较大的恒星均称作“巨星”,可能造成读者的混淆。比如,天文学家将Melnick 42按光度分类称为“亮巨星”,却不是超巨星。
光譜的標準星
在MK分類系統中"錨定"的O型主序星標準星,自20世紀初選定以來未曾更改過。它們是四瀆增一(麒麟座15,O7 V)和車府增十一(蝎虎座10,O9 V)[6] 1943年版的摩根-基南-凯勒曼(MKK)《耶基斯星图》将O型恒星的标准光谱类型界定于O5至O9之间,但仅对O9型恒星进行了光度分类的次级划分。[7]。在MKK O9 V的兩顆標準星是伐三(獵戶座ι)和車府增十一。詹森和摩根(1953年)修訂後的耶基斯標準("MK")[8],迄今也未曾變更O5至O8的標準星,列出5顆O9 V的標準星(HD 46202、HD 52266、HD 57682、造父增一(仙王座14)、車府增十一)和3顆O9.5 V的標準星(HD 34078、参宿增一、天市右垣十一(蛇夫座ζ))。摩根和基南(1973年)對光譜分類做過重要的再檢查[9],增列“訂正的MK”O4到O7標準星,但沒有突破亮度分類的標準。這次的再檢查還列出主序星車府增十一(蝎虎座10,O9 V)和参宿增一(獵戶座σ,O9.5 V)的"dagger標準"。
直到1970年代,早於O5的O型亮度的子分類都未定義出標準星。摩根、Abt、和泰普史考特(1978年)的光譜圖集[10]定義出了幾個O型主序(亮度類型V)的標準,列出如下:︰HD 46223(O4 V)、HD 46150(O5 V)、HD 199579(O6 V)、HD 47839(O7 V)、HD 46149(O8 V)、和HD 46202(O9 V)。Walborn和Fitzpartrick(1990年)[11]為OB型恆星提供了第一份數位化的光譜圖集,並且包括O3 V(HD 303308)的主序標準。Walborn等人(2002年)定義光譜類型O2的標準,以BI 253做為O2 V的基本標準星(實際的類型為"O2 V((f*))")。他們也重新定義HDE 303308是O4 V的標準星,並列出新的O3 V標準星(HD 64568和LH 10-3058)。O3 V的有效溫度可能接近50,000K[12]。
Remove ads
性質
這些都是罕見的天體;估計在整個銀河系中的O型星不超過20,000 [13],僅佔恆星數量的千萬分之一。O型主序星的質量介於15和90 M☉之間,表面溫度從30,000到50,000K。它們的全波段光度介於30,000和 1,000,000 L☉之間;半徑在10 R☉左右,表面重力是地球的10,000倍;對主序星而言是相對較低的。絕對星等從比太陽亮3,400倍的-4等,到比太陽亮18,000倍的-5.8等[14][15]。
O型星都很年輕,年齡都只有數百萬年的歲月。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它們都有大約是太陽兩倍的高金屬量 [14]。在大麥哲倫星系的O型主序星金屬量較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們明顯的有較高的溫度,主要的原因是質量的流失率較低[16]。最亮的O型星,每年的質量損失率超過 百萬分之一 M☉,光度較低的恆星質量損失就低得多。它們的恆星風終端速度大約在2,000 km/s[17]。
Remove ads
其它著名的O型主序星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