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 X Mavericks
作業系統版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OS X Mavericks(10.9版本)[1] [2]是蘋果公司為個人電腦和伺服器作業系統開發的OS X的第10個版本,供所有麥金塔電腦使用。蘋果公司於2013年6月10日的蘋果公司全球軟體開發者年會上發布OS X Mavericks[2],並於2013年10月22日起讓全球用戶透過Mac App Store免費下載[3]。
這個版本的作業系統非常著重產品電池的續航能力,Finder的增強功能,其他功能包括延續iCloud的整合,以及為用戶把更多iOS的應用程序帶到OS X平台。Mavericks從名字起便標誌著改變,蘋果公司不再依循以往以大型貓科動物來為其OS X作業系統命名之慣例,改以採用美國加州的地理景觀名稱來命名[4]。根據新的命名方向,OS X 10.9的作業系統名稱Mavericks,是來自美國加州的一個衝浪地點[4][5]。它是Mac OS X最後一個使用擬物風格的作業系統版本,Mac OS X Yosemite之後改為扁平化風格。
歷史
OS X Mavericks是蘋果公司於2013年6月10日的全球軟體開發者年會上的主題,它是OS X 10.8 "Mountain Lion"的下一代版本,同日讓蘋果開發者下載預覽版本。正式版則於2013年10月22日的蘋果發布會上宣布正式於應用程式商店中發布,並且即時就能下載使用,不像以往OS X的版本 (但自OS X 10.6在售價下調的情況),OS X 10.9將免費提供給使用OS X 10.6或以上版本的用戶下載[6],同日,蘋果公司更為其作業系統和商業軟件iLife提供免費升級服務[7]。
iOS 7、經修訂的MacBook Air、第五代的Time Capsule、第六代的AirPort Extreme,和一款經重新設計的Mac Pro都在這次演講中宣布。
系统要求
OS X Mavericks是能夠與支援OS X Mountain Lion所能兼容的麥金塔電腦,包括2GB的內置存儲、8GB的硬盤可用空間,以及需要支援OS X 10.6.8 Snow Leopard或更高的版本的系統。
兼容的電腦型號如下:
- iMac(2007年中期或之後的型號)
- MacBook(2008年後期的铝製機身型號,或2009年早期或之後型號)
- MacBook Pro(2007年中期或之後的型號)
- MacBook Air(2008年後期或之後的型號)
- Mac mini(2009年早期或之後的型號)
- Mac Pro(2008年早期或之後的型號)
- Xserve(2009年早期的伺服器)
- 改良對多個顯示器的支援:主選列和Dock對每個顯示器都能作出支援;Apple TV可以在外置顯示器中使用[8]。
- Mission Control已經更新,用以在多個顯示器之間組織和切換獨立桌面與工作區[8]。
- Finder的功能增強,包括標纖、分頁瀏覽模式、全螢幕模式[8]。
- 加入新的iBooks應用程式[8]。
- 加入新的地圖應用程式[8][9]。
- 日曆的功能增強[8]。
- Safari的功能改進[8]。
- iCloud鑰匙串的同步[8]。
- 通知中心的改進[8]。
- 一些采用拟物式设计的自带应用,例如界面呈现皮革質料观感的日曆,像書本一樣的通訊錄,都會從用戶介面中移除[10][11]。
- 改善能源、記憶體及應用程式的處理,透過降低中央處理器高達的72%的使用率來提高能源效率[12][13]。
- App Nap,應用程式於背景中執行[12][13]。
- 記憶體壓縮,當最大存儲容量接近飽和時,電腦會從非活動的應用程序數據中將數據自動壓縮[12][13][14]。
- 伺服器訊息區塊的第2版(SMB2)現在是共享文件的默認協議[13]。
- 領英(LinkedIn)分享功能[15]。
- idle技術
- Xcode 5
- OpenGL 4
- 以USB線同步通信錄、電子郵件及其他資料如Safari瀏覽器書籤到iOS系統時可能會被移除,除了以iCloud同步方式使用[16][17]。
- 一些系統提示,如低電量及沒有退出的情況下卸下驅動磁盤,都會在通知中心顯示。
- 公開傳輸API已經被移除[18]。
- Quicktime 10開啟時並不支援很多視頻解碼及轉換成ProRes格式,較舊的視頻解碼不能在預覽中查看[19]。
安全問题
自OS X Mavericks推出數星期後,有相當數量的威騰電子硬碟的用戶投訴當他們升級到OS X Mavericks時有數據流失的情況,特別是當硬碟需要連同威騰電子獨有的磁盤管理軟件一同使用。這使威騰電子取下他們的一些應用程式,例如WD硬盤管理器、WD RAID管理器和WD智能軟件,以及發表聲明促請其用戶延遲升級到OS X Mavericks,並暫時停用威騰電子的軟件[20]。WD智能軟件的升級於2013年11月25日推出,據說已解決了問題[21]。
OS X Mavericks的版本10.9.2之前可能無法驗證安全套接層或傳輸層安全證書的簽署,用於TLS 1.1或以下,或SSL 3.0及前向保密性已啓用,這允許中間人攻擊在這方面採取行動[22],此漏洞已被分配為通用漏洞曝光編號CVE-2014-1266。OS X 10.9.2的修補程序能堵塞這漏洞。[23]。
2014年2月21日,苹果公司发布了一项针对iOS的安全更新。该安全更新解决了Secure Transport不能验证链接真实性的问题。[24]互联网用户在查看开源的相关iOS安全框架代码时,发现引起上述问题的是SSLVerifySignedServerKeyExchange函数中一行多余的“goto fail;”代码,[25]这条代码导致无论对方网站发送的用于验证SSL/TLS连接的密钥是否有效,系统都会继续连接并且不报错。谷歌的安全专家Adam Langley在个人博客上经过分析指出,[26]由于包含问题代码的SecureTransport框架同时应用于iOS和Mavericks系统,Mavericks系统也存在同样的安全漏洞。他还提供了网站([1][永久失效連結]),用于证明Mavericks系统自带的Safari浏览器由于这个漏洞,会连接没有正确密钥的网站。
由于这个漏洞的严重性,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和分析。[27][28]但苹果公司并未立即发布安全更新,而只是承诺会“很快”发布。[29]
该漏洞影响Mavericks自带的和第三方的使用SecureTransport框架的各类应用,如Safari,Mail.app,Calendar.app,Facetime和App Store等,[30]如果用户和攻击者位于同一无线或有线网络中,就可能受到中间人攻击。在苹果公司发布安全补丁之前,用户可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避免加入不明来源的无线网络,使用不受该漏洞影响的浏览器,确认住家和公司的无线网络使用WPA2或更强健的加密手段,以及使用VPN等。[31][32]
2月26日,苹果公司发布10.9.2版更新,消除了上述安全漏洞。[33]
版本
版本 | 版本号(Build) | 发布日期 | uname | 相關資訊 | 獨立下載 |
---|---|---|---|---|---|
10.9 | 13A603 (GM2) | 2013年10月22日 | Darwin 13.0 | Mac App Store 原始版本 | |
10.9.1 | 13B42 | 2013年12月16日 | Darwin 13.0 | About the OS X Mavericks v10.9.1 Upda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S X Mavericks 10.9.1 Individual upda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10.9.2 | 13C64 | 2014年2月25日 | Darwin 13.1 | About the OS X Mavericks v10.9.2 Upda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S X Mavericks 10.9.2 Individual upda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10.9.3 | 13D65 | 2014年5月15日 | Darwin 13.2 | About the OS X Mavericks v10.9.3 Upda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0.9.4 | 13E28 | 2014年6月30日 | Darwin 13.3 | About the OS X Mavericks v10.9.4 Upda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S X Mavericks 10.9.4 Upda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10.9.5 | 13F34 | 2014年9月17日 | Darwin 13.4 | About the OS X Mavericks v10.9.5 Upda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S X Mavericks 10.9.5 Individual upda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13F1066 | 2015年3月9日 | Security Update 2015-002 Maverick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3F1077 | 2015年4月8日 | Security Update 2015-004 Maverick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