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洛克菲勒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洛克菲勒大學(英語:Rockefeller University)是美國一所私立大學,主要專注於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位於紐約曼哈頓。
Remove ads
历史


前身為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Rockefelle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於1901年由石油巨人约翰·D·洛克菲勒創立,1965年改為現名。
校園位於紐約曼哈頓的上東城,隔羅斯福快速道路與東河毗鄰。2019年,校區往東河方向的擴建工程完工,該區域採高架方式興建於羅斯福快速道路之上,使校園更靠近東河河岸。[7]
許多生物医学領域的重大突破皆是在該校誕生。如確認DNA為遺傳現象的基礎,發現血型,發現病毒導致癌症的情況,並開發了現代細胞生物學。截止2020年10月,洛克菲勒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38位諾貝爾獎得主。
学术
它自1955年开始接受研究生[8],现在学生数量维持在250人左右,主攻生物医学、化学、生物物理学[9]。学校架构以实验室而非正常的学院制为基础[10]。
諾貝爾獎得主
- 亚历克西·卡雷尔(1912年)
- 卡尔·兰德施泰纳(1930年)
- 赫伯特·斯潘塞·加塞(1944年)
-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1946年)
- 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1946年)
- 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1953年)
- 爱德华·劳里·塔特姆(1958年)
- 乔舒亚·莱德伯格(1958年)
- 裴頓·勞斯(1966年)
- 霍爾登·凱弗·哈特蘭(1967年)
- 傑拉爾德·埃德爾曼(1972年)
- 威廉·霍华德·斯坦(1972年)
- 斯坦福·摩尔(1972年)
- 喬治·埃米爾·帕拉德(1974年)
- 克里斯汀·德·迪夫(1974年)
- 阿爾伯特·克勞德(1974年)
- 戴维·巴尔的摩(1975年)
- 托斯坦·维厄瑟尔(1981年)
-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1984年)
- 古特·布洛伯爾(1999年)
- 保罗·格林加德(2000年)
- 保罗·纳斯(2001年)
- 罗德里克·麦金农(2003年)
- 拉尔夫·斯坦曼(2011年)
- 大隅良典(2016年)
- 迈克尔·扬(2017年)
- 查爾斯·M·賴斯(2020年)
又见
参考文献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