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paceX第三次星艦軌道試飛任務
第三次星艦軌道試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三次星艦軌道試飛任務(IFT-3)是SpaceX的第三次星艦全系統聯合發射測試飛行,于UTC时间2024年3月14日13:25发射升空[1],此次飛行進行了第二節星艦的內部燃料轉移、載荷艙門開關以及再入大氣層,原定的真空發動機點火則因滾轉速率過高而沒進行[2]。
![]() |
Remove ads
發射載具BS1028
超重型助推器B10於2023年3月完主體組裝,並擁有和B9一樣的電動系統。同年7月19日進行了低溫驗證測試。9月10日,B10在推力模擬器支架上被移至梅西測試場,並在三天後進行低溫測試。12月29日完成靜態點火測試。B10在熱分離(Hot-Staging)後成功點火減速,但在濺落墨西哥灣時因出現不正常擺動造成發動機無法正常點火[3],導致B10於墨西哥灣上空約462米解體[2]。
調查後認為發動機未能正常點火是因向發動機液氧過濾器堵塞,導致發動機氧氣渦輪泵的入口壓力損失,並使助推器的著陸點火(Landing Burn)推力低於預期[4],因而導致速度過快而解體。
星艦S28於2023年7月進行了低溫測試,而後被放置於引擎安裝台上,並於8月18日開始安裝引擎。2023年11月23日S28和S30被一起轉移至High Bay中進行TPS(熱保護系統-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安裝作業,12月20日完成靜態點火測試[5]。S28升空後成功進行熱分離(Hot-Staging)並且進入預定軌道,進行了艙內燃料轉移、載荷艙艙門開關及再入大氣層,原定的真空發動機點火則因滾轉速率過高而沒進行。星艦最終傳回數據的時間約為發射後49分39秒,而後可能因黑障或星艦解體導致失去訊號,最後因時間過長,技術團隊推斷星艦S28已於空中解體[2]。
調查後認為,是因負責滾動控制的閥門堵塞,導致失去控制姿態的能力,而使保護區域和非受保護區域加熱程度都比預期的要大得多[6],並可能造成星艦過熱而解體。
任務進程
- 1月27日,S28被運回組裝線上[16],並被放置於引擎安裝台上[17]。
- 1月31日,S28更換了至少1具猛禽引擎[18]。
- 2月10日,B10和S28完成首次堆疊,並成為SpaceX的第4組星艦軌道發射載具。[19]
- 2月12日,Elon Musk稱次飛行將在3周內(2月中~3月初)發射[20]。
- 2月14日,BS1028的首次濕式彩排(Wet Dress Rehearsal-WDR)因不明原因終止[21][22]。
- 2月16日,BS1028第二次濕式彩排同樣因不明原因終止[23]。
- 2月18日,S28從B10上卸下並放到運輸載具上[24]。
- 2月19日,S28被放置於亞軌道發射台上,預計將再次進行靜態點火[25]。
- 2月19日,B10從發射台上卸下並放置運輸載具上[26]。
- 2月20日,B10抵達Mega Bay並被放置到引擎安裝台3上進行飛行前檢查[27]。
- 2月26日,S28完成了渦輪旋轉測試[28]。
- 2月27日,FAA表示完成IFT-2的調查,並提出17點的改進事項[29]。
- 2月28日,B10重回發射塔並被放置於發射台上[30]。
- 3月1日,S28重新被堆放於B10上[31]。
- 3月4日,BS1028成功完成濕式彩排(WDR)[32]。
- 3月5日,S28從B10上卸下等待安裝飛行終止系統(Flight Termination System-FTS)[33]。
- 3月13日,FAA正式授予SpaceX發射許可證[34]。
- 3月14日,UTC時間13點25分,星艦BS1028成功離開發射台,並且順利完成熱分離以及超重型助推器B10的返程點火和星艦S28大部分的測試。B10在濺落前因不正常擺動造成發動機未能正常點火,導致不正常擺盪及速度過快因而解體。S28最後回傳數據高度約為65公里,速度約為25724(或25707)公里每小時,應為在再入大氣層時解體[35][2]。
- 3月14日,FAA認定此次飛行發生事故,將監督SpaceX進行事故調查[36]。
- 5月23日,SpaceX發布此次的事故總結[6]。
Remove ads
發射程序
SpaceX於2024年3月14日13:25UTC發射IFT-3[37]。(原定為12:30UTC,因限制海域有船隻闖入而延後約1小時[38][39]。)
(由于星舰S28于再入过程中解体,00:49:05之后的阶段全部未能执行)
Remove ads
發射資訊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