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指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指数是一个用于评价科研绩效的指标,在2008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的吴强提出,它是H指数的一种变形。[1]
![]()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3年10月5日) |
定义
如果一个研究者有w篇文章至少有10w个引用,而其(w+1)篇文章引用数少于10(w+1),则该研究者的指数为w。
例如史蒂芬·霍金的w指数为24,那么他有24篇文章被引用过至少240次。
与H指数的差异
W指数与H指数的差别在于它更强调顶尖科学家的顶尖文章,结果也有显著差异。
物理学家按W指数排名前五位是:爱德华·威滕(41),菲利普·安德森(26),史蒂芬·霍金(24),马文·科恩(23),弗朗克·韦尔切克(23);如按H指数前五位:爱德华·威滕(110),马文·科恩(94),史蒂文·溫伯格(88),迈克尔·费雪(88)。
使用两种指标评价差别最大的是史蒂芬·霍金,他的H指数仅为62。
W指数评价标准
- W指数为1或2,研究者已经掌握一个课题的基本知识。
- W指数为3或者4,研究者掌握了科研的诀窍。
- W指数为5,这是一位成功的研究者。
- W指数为10,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 工作20年后W指数超过15或30年后超过20,则是顶尖科学家。
缺陷
正如H指数被评价为不适合学术新人,W指数只适用于影响较大的研究者,对于一般的研究者来说,如H指数不足10则W指数始终为0。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