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ZBD-03伞兵战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ZBD-03傘兵戰車[註 1]簡稱為「03式傘戰」,又被稱為03式空降步兵戰車、03式傘兵戰車,是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的輕型履帶式裝甲步兵戰車。該車的研發從2000年開始(項目代號WZ506工程),2003年設計定型[3] ,命名為「ZBD-03傘兵戰車」。開始列裝第15空降軍。外界曾經一度其稱為「ZBD-2000空降步兵戰車」(亦或是方案論證時的命名)。
ZBD-03傘兵戰車在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等國舉行的「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事演習中首次公開亮相。在2009年10月1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排在受閱裝備方隊的第7位,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第15軍第45師第134團8連(上甘嶺特功八連)的成員駕駛。
Remove ads
歷史
ZBD-03傘兵戰車研製項目代號是WZ506。在WZ506工程項目之前,中國曾從俄羅斯購買了一批約80輛BMD-3裝備解放軍空降部隊[2],這為解放軍提供了使用空降裝甲車的經驗,靠從外國購買無法滿足裝備的需求,於1998年提出了研製空降裝甲車的計劃。
2000年初,北方車輛研究所(即201所)對空降步兵戰車的研發進行總體論證與設計,同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正式批准空降步兵戰車研發項目立項。2001年研製出首輛樣車,2002年3輛樣車完成了性能試驗,2003年完成定型試驗[1][4],該項目研發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設計
ZBD-03空降步兵戰車一度被外界猜測是俄羅斯BMD-3空降步兵戰車的仿製版,ZBD-03空降步兵戰車在2005年「和平使命2005」聯合反恐軍事演習中公開亮相後,通過公布的細節照片對比,它的總體設計與俄制BMD空降步兵戰車完全不同,只不過其傘降系統推測是源於俄羅斯的技術。
ZBD-03的車體結構採用動力室前置的布局,駕駛室在車體前部動力艙左側,車長位於駕駛員後方,戰鬥室位於車體中部、後部是載員室。因為要考慮從飛機上進行空投,設計時戰鬥全重和體積都進行嚴格控制,是中國首次採用鋁合金材料的全焊接結構車體[4]。
防護是基本有裝甲即可的定製,只要求抵禦步兵小型輕武器的攻擊,故可以比俄制BMD系列空降步兵戰車輕薄很多。載員主要從車尾一道單開式艙門進出,車體有6個射擊孔(左側3、右側2、後部1)。行走系採用五對小直徑負重輪,3對托帶輪,可調液氣懸掛系統[5]。所配東風直列6缸2衝程柴油發動機的功率約155千瓦(約210匹馬力)。從該車配備防浪板來看,還具備水上浮渡能力,水上行駛用履帶划水方式。
ZBD-03空降兵戰車是中國軍方首次採用了可調油氣懸掛系統的主力裝甲戰車。對傘兵戰車來說,採用油氣懸掛系統將有很多好處。一方面,在裝載進運輸機時,艙門高度不夠,可以通過油氣懸掛系統把負重輪收起來,降低整車的高度。另一方面,空降戰車的越野性能和高空投放的使用方法也要求採用減震性能更好的油氣懸掛系統。也就是說,空降戰車10個負重輪,每個都有自己的油壓和氣壓,適應在丘陵、山地作戰的需要。[6]
中國空軍運-9軍用運輸機一次可裝載2輛空降步兵戰車,運-20和俄制伊爾-76軍用運輸機一次可裝載3輛空降步兵戰車,進行降落傘空投。空投系統使用牽引傘(將戰車拉出飛機機艙)、四副重裝傘具以及減速制動火箭和緩衝氣囊系統,使戰車平緩著陸。
在ZBD-03空降步兵戰車底盤基礎上開發了自行迫榴炮、傘兵輸送車等裝甲車族[7]。
Remove ads

ZBD-03合金裝甲成分也少,相較俄羅斯同類型戰車更簡便,傳動結構更輕,載員艙容積更大,故雖然尺寸比相近火力配置的俄制BMD-2大出許多,重量卻更輕(ZBD-03為8噸,BMD-2為11.5噸);同時ZBD-03的單人炮塔裝備一門30毫米口徑ZPT-99A(改進於86A與04式步兵戰車的ZPT-99,鏈式供彈,備彈350發穿甲彈及高爆彈)和車載86式7.62毫米並列機槍,炮塔頂部裝備1具紅箭-73反坦克導彈發射架(備有4枚紅箭-73D),炮塔兩側有兩組6具電爆式白磷煙幕彈發射器。[5]。ZPT-99為俄式希普諾夫2A72機炮改進型,而2A72又為2A42(BMD-2使用的機炮)改進型,比2A42零件更少,質量更輕,火控系統更為簡單,這也是ZBD-03比BMD-2更輕的原因之一。
使用國
注釋
參考
外部連結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