灷 U+7077, 灷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7077 ← 灶[U+7076]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灸 →[U+7078] 漢字 灷 火 廾 总笔画:7画 部首:火 + 3 畫 異體字(灷):关|龹|𤆽|𢍏|燼 更多信息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系列#0732(火): 火|伙|吙|狄|鈥|钬|耿|邩|炇|煩|烦|灭|赤|苂|灾|災|灵|炅|炙|燢|齌|爂|爨|光|灷|炎|焱|焛|疢|燮 关闭 更多信息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部》 灷《五音集韻》士戀切,音饌。火種也。《正字通》同㶳。《管子·弟子職註》折,卽作折𤆽。今作灷。◎按弟子職,櫛之遠近,乃承厥火。房註但云:櫛謂燭盡,不註音切,亦𠀤無折卽作折𤆽字。惟韻會小補媵註云:弟子職左手正櫛。譚苑曰:櫛假借字,正作𤆽,从火从𠬞,音燼。或古本管子,櫛作𤆽,有燼字一音也。然說文媵,本作㑞从人,灷聲。徐鉉曰:灷不成字,當从𣍹省,則灷字似可刪。廣韻諸書俱不載,今以玉篇所收特存之。𤆽字原作火下𠬞。从𣍹省卽从朕省。——《康熙字典》 关闭 Remove ads字源 「灷」初文原是從「廾」從「丨」,後「丨」左右增「八」形飾筆,後又訛變為「灷」[1],隸變後成「关」、「龹」形,以「朕」演變為例:𦩎→𣍹→⿰月龹→朕。可參照「朕」與「送」(关)、「滕」和「賸」(龹)等字。 參考 汉语大字典:第3卷,2189页,第8字 康熙字典:666页,第11字 Unihan数据:U+7077 Unihan数据:U+2F919 编码 更多信息 “灷”的Unihan資料 ... “灷”的Unihan資料 仓颉输入法:FT Unicode編碼: 十进制:28791 UTF-8:E7 81 B7 UTF-16:7077 UTF-32:00007077 CCCII:22503C CNS 11643-1986:E-265F CNS 11643-1992:3-265F GB 7589-87:4744 HKSCS:8C47 KPS 10721-2000:54BE 关闭 更多信息 “灷”的Unihan資料 ... “灷”的Unihan資料 Unicode編碼: 十进制:194841 UTF-8:F0 AF A4 99 UTF-16:D87E DD19 UTF-32:0002F919 关闭 漢語 灷 讀音 官話 (拼音):zhuàn (zhuan4) (注音):ㄓㄨㄢˋ 粵語 (粵拼):zyun6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zhuàn 注音:ㄓㄨㄢˋ 通用拼音:jhuàn 威妥瑪拼音:chuan4 耶魯官話拼音:jwàn 國語羅馬字:juann 西里爾字母轉寫:чжуань (čžuanʹ)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ʈ͡ʂu̯än⁵¹/ 粵語 (標準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zyun6 耶魯粵拼:jyuhn 廣州話拼音:dzyn6 廣東拼音:jun6 國際音標 (幫助):/t͡syːn²²/ 释义 〈古〉火种。 出處Loading content...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