𱝫 U+3176B, 𱝫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3176B ← 𱝪[U+3176A]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H 𱝬 →[U+3176C] 跨語言 漢字 𱝫(彳部+3畫,共6畫,部件組合:⿰彳上) 參考資料 Unihan:U+3176B 編碼 更多信息 “𱝫”的Unihan資料 ... “𱝫”的Unihan資料 Unicode編碼: 十进制:202603 UTF-8:f0 b1 9d ab UTF-16:d885 df6b UTF-32:0003176b 关闭 漢語 簡體與正體/繁體 𱝫 詞源 源自彳(崑曲中表示高兩個八度的符號)+ 上。 發音 官話 (拼音):shàng (shang4) (注音):ㄕㄤˋ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shàng 注音:ㄕㄤˋ 通用拼音:shàng 威妥瑪拼音:shang4 耶魯官話拼音:shàng 國語羅馬字:shanq 西里爾字母轉寫:шан (šan)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ʂɑŋ⁵¹/ 釋義 𱝫 (音樂) 崑曲工尺譜中表示比「上」高兩個八度的字符。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