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是蝟亞科動物的通稱,廣泛分佈在歐洲、亞洲北部,也分佈於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它們在長江流域被民間稱為「偷瓜獾」。澳洲和美洲沒有存活至今的原生刺蝟物種,但曾在北美大陸發現已滅絕的雙蝟屬。刺蝟與鼩鼱科有較近的親緣關係,鼠蝟亞科可能是兩者之間的過渡物種。刺蝟可分為5個屬,其下共有18個物種。在過去1,500萬年內,刺蝟的演化變化較少。
刺蝟是夜行性動物,以昆蟲和蠕蟲為主要食物。它們有類似豪豬的防禦性尖刺,但與豪豬不同的是,這些刺不能脫落。刺蝟能抵抗多種毒物,但無法抵抗殺蟲劑。它們的主要天敵是貂、貓頭鷹和狐狸等夜間食肉動物。在冬天刺蝟會冬眠。刺蝟也常作為寵物飼養,較為常見的品種是非洲迷你刺蝟,為四趾刺蝟和北非刺蝟的雜交物種。
分佈與棲息地
刺蝟廣泛分佈於歐洲、阿拉伯沙漠地區、中亞和非洲[1];在中國北方則有東北刺蝟。新西蘭和蘇格蘭的一些島嶼也有人為從英國引入的西歐刺蝟。[1]
被引入新西蘭的刺蝟由於沒有天敵,過度的繁衍使之逐漸對本地物種造成傷害——因為主要食物「蟲子」不夠,牠們開始以蝸牛、蚯蚓和鳥蛋等作為食物。[4][5]
消滅四處流竄的刺蝟常受到外界反對。2003年開始,英國外赫布里底群島共捕殺了690隻刺蝟,而動物福利組織則試圖營救被圍捕的刺蝟。由於2007年通過了刺蝟捕殺禁制令,因此從2008年開始,不再殺死誘捕到的刺蝟,而是將它們送返英國本島。[6]
2022年的研究顯示,英國鄉村地區刺蝟數量正大幅下降,相比2000年下降了30—75%。[7]
特徵
根據物種不同,刺蝟的體長在10—130厘米之間,體重範圍155—1,584克。[8]刺蝟的明顯特徵是其後背由角蛋白構成的尖刺。這些刺無毒,並且與豪豬不同的是,這些刺不易脫落。通常刺蝟後背尖刺數量在3,000—15,000左右。[8]不過,未發育成熟的刺蝟身上的刺最終會脫落,由成年尖刺取代,這個過程被稱為「掉刺(quilling)」。當刺蝟處於極端壓力或罹患疾病時,刺也可能脫落。[9]刺蝟的外觀顏色一般為白色或棕色,刺尖蒼白色。[8]在英吉利海峽群島中的奧爾德尼島也曾發現金黃色的刺蝟。[10]
刺的方向由後背兩塊肌肉控制。刺蝟在自我防禦時會蜷縮成一團,使尖刺朝外,以保護無尖刺覆蓋的面部、四肢和腹部。[11]上述措施的關鍵在於刺的數量,而部分生活於沙漠的刺蝟演化出了較輕的體重,它們在面對威脅時可能更傾向於逃跑或主動進攻(用身體撞向對方),蜷縮只作為最後的保護手段。[12]刺蝟是夜行性動物,不過有些物種也在日間活動。白天它們通常會在灌木叢、草地和石頭下休憩,有時還會在地面上挖掘洞穴,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生活習性。生活在亞洲的大耳蝟常會居住在烏龜、沙鼠、狐狸、水獺等動物遺留的洞穴。[8]它們在休憩時保持蜷縮的姿勢。[13]
刺蝟的視覺能力較差,因此主要使用聽覺和嗅覺感知獵物。[13]刺蝟的鼻子比較長且濕潤,而耳朵相對於它們的體型顯得比較大。它們可使用身體語言和聲音交流,聲音交流方式可以是呼嚕聲、鼻音、尖叫聲的組合。[14]
刺蝟偶爾會出現「塗刺」的身體行為[15],當遇到一種新的氣味時,它們會舔咬氣味源,然後用舌頭把這種氣味塗抹到尖刺上。[16]科學家尚不清楚這種行為的目的,但有猜想認為,這可能有助於偽裝,並且這些塗抹物質可能對被刺中的捕食者造成額外傷害。[17][18]在鳥類中也有類似的行為,其被稱為「蟻浴」。
與負鼠、老鼠、鼴鼠類似,刺蝟也具備對蛇毒的天然免疫,這種免疫力源自它們肌肉中的猴頭菇素。不過上述蛇毒免疫只在少量毒物下才起作用,而蝰蛇的咬傷對刺蝟而言仍是致命的。[19]此外,刺蝟也是僅有的四種可免疫蛇毒中α-神經毒素(α-neurotoxin)的哺乳動物之一,其餘三種動物分別是豬、蜜獾和獴。它們具有煙鹼型乙酰膽鹼受體突變,可防止α-神經毒素造成失明,這種突變是各自獨立演化而來的。[20]
刺蝟的嗅覺系統尚未有詳細研究。在哺乳動物中,大腦的嗅覺部分由新皮質覆蓋,因此較難研究。不過,相關測試表明它們有和貓科動物類似的電活動。[21]
習性
過去刺蝟曾被歸為已被棄用的食蟲目,但事實上它們是雜食動物。它們的食物包括昆蟲、蝸牛、青蛙和蟾蜍、小蛇、鳥蛋、蘑菇、草根、堅果、水果、腐肉等。[8][11]早春從冬眠中甦醒的刺蝟主要以莓果為食。刺蝟對乳糖敏感,所以作為寵物飼養時不可餵食乳製品。[22]
所有的刺蝟都有冬眠的能力,但是它們也可能選擇不冬眠,這取決於環境溫度、物種和食物充裕性。生活在炎熱沙漠地帶的刺蝟可能會夏眠。[13]在冬眠時,刺蝟的體溫可下降至2°C,醒來後體溫從2—15°C回升至正常狀態下的30—35°C。[23]
繁殖與壽命
雌性刺蝟在9—11個月左右性成熟,妊娠期4—6周,每次大約可產4—7個幼崽,幼崽體重3—25克。[8]如果雌性刺蝟受外界干擾,壓力過大時可能會遺棄甚至吃掉幼崽。[24][13]與許多動物類似,成年雄刺蝟有時會有意殺死新生的雄性幼崽。
新生刺蝟的眼睛尚未睜開,後背包裹着保護性的膜,尖刺仍位於皮膚下方,通體現粉色。出生數小時後,這些膜會乾燥脫落,這時白色的刺會從皮膚穿出。[25]小刺蝟大約在13—24天左右睜開眼睛,母親會持續照料它們直至4—6周齡。[24]相較於相似體型的其他動物,刺蝟的壽命較長。在野外環境中,大體型的刺蝟物種壽命可達4—7年(甚至有記錄超過16年),小體型物種壽命為2—4年(飼養環境下為4—7年)。相比之下,家鼠和大型老鼠的壽命分別為2年和3—5年。飼養環境下無捕食威脅和控制飲食可幫助其達到更長的壽命,根據體型不同壽命為8—10年。
威脅
不同物種刺蝟有不同的捕食者:生活在森林中的刺蝟的天敵主要是鳥類(尤其是貓頭鷹)和矇眼貂,小體型物種(例如大耳蝟)的天敵主要是狐狸、狼和獴。曾在雕鴞的食丸中發現刺蝟的骨頭。[26]
在英國,刺蝟面臨的主要天敵是歐洲狗獾。在狗獾活動頻繁的區域,西歐刺蝟的密度較低。[27]因此英國動物救援機構一般不會將刺蝟放生至已知的狗獾活動區。[28]狗獾也會與刺蝟競爭食物。[29]
刺蝟有許多與人類類似的疾病[30],例如癌症、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
刺蝟罹患癌症的情況十分普遍,其中最常見的是鱗狀細胞癌,這種癌症從患病刺蝟骨頭轉移至其器官的速度很快。通常不會用手術切除腫瘤,因為這可能會移除過多的骨組織。
一般認為刺蝟的脂肪肝源自其不良飲食。刺蝟喜好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但它們的新陳代謝是適應於低脂肪、高蛋白的昆蟲為主食的,因此高糖高脂肪食物會引發肥胖問題。這種不良飲食習慣除了導致脂肪肝外,還可能導致心臟病。
刺蝟患肺炎的情況也十分常見。與人類類似,患上肺炎的刺蝟呼吸困難,鼻腔產生分泌物。[31]導致刺蝟患上肺炎的病原菌是支氣管敗血性博德氏桿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32]
在較為罕見的情況下,刺蝟也會傳播真菌皮膚病給人類或其它刺蝟。這是由刺蝟毛癬菌(Trichophyton erinacei)引發的皮癬菌病,該病菌屬於皮膚癬黴菌(Arthroderma benhamiae)的一個特有交配群。[33]
刺蝟也可能患上氣球綜合症,一種因受傷或感染導致氣體被困於皮膚下方,導致身體膨脹的疾病。[34]
和其他生活在人類居住區附近的小型哺乳動物一樣,刺蝟在穿越道路時可能會被車輛撞擊。在愛爾蘭,刺蝟是道路事故中死亡最多的哺乳動物之一。據記錄顯示,自2008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兩條道路(分別長227km和32.5km)上共有133隻刺蝟死於車輛撞擊。另外在愛爾蘭收集的135具刺蝟屍體中,被撞死的雄性刺蝟明顯多於雌性,雄性死亡高峰出現在5月到6月之間。雌性的死亡只在8月超過雄性,其死亡高峰出現在6月和7月。有假說認為,刺蝟道路死亡的高峰與它們的繁殖期及後來與配偶分離後,單獨探索周圍環境有關。[35]
與人類的關係
刺蝟常被作為寵物飼養。最常見的寵物刺蝟是四趾刺蝟(Atelerix albiventris)和北非刺蝟(A. algirus)的雜交物種。這種刺蝟的體型小於西歐刺蝟,因此有時也被稱為非洲迷你刺蝟(African pygmy hedgehog)。[36]其他被作為寵物飼養的刺蝟還有大耳蝟(Hemiechinus auritus)和印度長耳刺蝟(H. collaris)。
在部分地區,例如美國的夏威夷州、喬治亞州、賓夕法尼亞州、加利福尼亞州,將刺蝟作為寵物是非法的。[37]而在加拿大部分區域,飼養刺蝟需要取得專門的許可。歐洲只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對刺蝟飼養有限制。意大利禁止將野生刺蝟作為寵物飼養。[38]
家養刺蝟可能會將頭卡在紙管中,特別是廁紙卷芯管中間,並試圖帶着它們四處奔跑。飼養者把這種行為被稱為「紙管遊戲(tubing)」,一些人甚至會提供細長的紙管供它們嬉戲。不過,為了確保安全,大多數飼養者會事先裁剪紙管,以避免刺蝟受困。有趣的是,一些刺蝟仍會故意將自己困在紙管里數小時,不願意脫身。[39]
在許多文化中,刺蝟都被作為一種食物來源。古埃及人食用刺蝟,中世紀飲食中也有些食譜將刺蝟肉列為必需食材。[40]在歷史上,刺蝟在歐亞和非洲常作為藥用,或是作為巫術用品。阿拉伯沙漠地區的貝都因人將刺蝟肉視為治療風濕、關節炎[41],甚至結核病引發的部分疾病和失調症狀的藥方。在摩洛哥,人們吸入燒焦的刺蝟毛髮或尖刺煙霧,用以治療發燒、陽萎或泌尿疾病。刺蝟血被認為有治療皮癬菌病、皮膚龜裂和疣的功效,在祭祀時人們會食用刺蝟肉。[42]至今,羅姆人(又稱吉普賽人)仍保留吃刺蝟肉的習俗,他們通常選擇蒸煮或烤制刺蝟,同時還提煉刺蝟的血液和脂肪以供藥用。[43]
1981年,英國人菲利普·劉易斯開發了刺蝟口味薯片,口味基於羅姆人烤制刺蝟肉時添加的調料。[44][45]但因為這種薯片事實上並不包含任何刺蝟成分,因此被英國公平貿易局要求改名為「刺蝟風味薯片」。[46]
在丹麥和瑞典的刺蝟身上發現了一種對幾乎所有青黴素類抗生素都具有抗藥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研究表明,這種耐藥基因早在青黴素和甲氧西林上市前就已存在於野生刺蝟身上。刺蝟體內一種真菌能夠產生類似青黴素的抗生素,這使得刺蝟攜帶的細菌演化出了抗藥性。[47][48]
刺蝟的形象廣泛出現在文學和藝術作品中。英國作家碧雅翠絲·波特於1905年創作的《刺蝟溫迪琪的故事》以一隻名叫溫迪琪的刺蝟為主角,靈感來自她的寵物刺蝟。在英國作家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紅心王后把刺蝟當球踢。[1][a]
古羅馬和古代中國民間傳說刺蝟可用自己的刺攜帶水果[8],但事實上刺蝟在行走時後背的刺為水平方向,並且很難靠自己用這些刺刺穿水果。[1]也有傳說認為刺蝟可以發射後背的尖刺,這也是不正確的,刺蝟的刺可能折斷或脫落,但不能主動脫離身體。[8]
分類
現代刺蝟和刺氏鼩蝟、鼩鼱、鼴鼠的親緣關係接近。[8]刺蝟(蝟亞科 Erinaceinae)可分為5個屬,其下包含18個物種[49]:
- 非洲蝟屬 (Atelerix)
- 四趾刺蝟 (Atelerix albiventris)
- 北非刺蝟 (Atelerix algirus)
- 南非刺蝟 (Atelerix frontalis)
- 索馬里刺蝟 (Atelerix sclateri)
- 蝟屬 (Erinaceus)
- 大耳蝟屬 (Hemiechinus)
- 林蝟屬 (Mesechinus)
- 沙漠蝟屬(Paraechinus)
- 沙漠蝟(Paraechinus aethiopicus)
- 勃蘭特蝟(Paraechinus hypomelas)
- 印度蝟(Paraechinus micropus)
- 裸腹蝟(Paraechinus nudiventris)
另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