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602年4月6日—664年3月7日),俗姓陳,名禕,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南境)人,師承古印度摩揭陀那爛陀寺戒賢大師,是唐朝三藏法師、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奠基人,中國四大翻譯家、漢傳佛教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由其口述、弟子辯機撰文的《大唐西域記》[2]為研究古印度史的重要文獻。
生平
玄奘曾祖陳欽曾任東魏上黨(今山西長治)太守,祖父陳康為北齊國子監博士官,父親陳惠在隋初曾任江陵縣令,大業末年辭官隱居。三位兄長中,二哥陳素早年於洛陽淨土寺出家,號長捷法師。
少時家境困難,隨長捷法師住淨土寺。十一歲(613年)就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十三歲遇(615年)洛陽度僧,玄奘向被派來考查的大理卿鄭善果表示自己出家的目的是「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而被破格入選[3][4]。玄奘出家後見諸位沙彌聚集放逸,大談戲論,於是告訴諸位沙彌說:「經中不是這樣說嗎!『出家之人是為了求證無為法。』豈能再像無知小兒一般一直嬉戲,徒然浪費一生光陰。」其間聽景法師講《涅槃經》,執卷閱讀愛不釋手、廢寢忘食,隨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一次讀完,再覽沒有遺漏。
隋煬帝大業末年,兵亂饑荒,618年隋亡唐立,玄奘提議長捷法師同往長安參學,後得知當時名僧多在蜀地而又改往成都,於蜀聽寶暹講《攝論》、道基講《雜心論》、惠振講《八犍度論》。三、五年間,究通諸部,聲譽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據傳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學律五篇七聚。
武德七年(624年)玄奘與商人結伴沿江東下參學。先到荊州天皇寺講《攝論》、《雜心》,淮海一帶名僧聞風前來聽講。六十高齡的大德智琰對他執禮甚恭。講畢再次北上尋覓先德參學,至相州訪休法師質問疑惑滯礙之法,繼往趙州從道深學《成實論》,又到揚州聽惠休講《雜心》、《攝論》。貞觀元年(627年),重遊長安學習外文和佛學。先後從道岳、法常、僧辯、玄會諸師鑽研《攝論》、《俱舍論》、《涅槃論》,很快就窮盡各家學說,才能倍受稱讚,譽滿兩京。僕射蕭瑀奏請令他住莊嚴寺。
玄奘有感各地佛理說法不一,特別是當時流行的攝論師、地論師兩家有關法相之說也多有乖違,因此渴望得到總賅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以解疑惑,於是決心上表朝廷前往天竺(今印度)求法,因一直得不到唐朝發放的過所(護照),遂於貞觀三年(629年)毅然由長安出發、前往天竺。經八百里莫河延蹟到高昌國時,遇高昌王麴文泰禮重供養,復欲強留以為國之導師,玄奘拒絕無果後,「水漿不涉於口三日,至第四日,麴文泰發覺玄奘氣息漸惙,深生愧懼,乃稽首禮謝」,王遂與玄奘結為異姓兄弟,相盟自天竺返國時更住高昌三載受其供養,講經說法。離開高昌後,玄奘沿着西域諸國越過帕米爾高原,在經歷異常險惡後,終至天竺。
玄奘至摩揭陀國王舍城,向那爛陀寺住持戒賢(護法之徒、世親的再傳弟子)請學瑜伽師地論,五年間聽《瑜伽》三遍,《順正理》一遍,《顯揚》、《對法》各一遍,《因明》、《聲明》、《集量》等論各二遍,《中》、《百》二論各三遍。《俱舍》、《婆沙》、《六足》、《阿毘曇》等已在前來路上於迦濕彌羅諸國聽過。 後又去巡禮東印、南印、西印。
在天竺的十多年間,玄奘求教許多著名高僧,又向隱居杖林山的勝軍(Jayasena)居士學習《唯識決擇論》、《意義理論》、《成無畏論》、《不住涅槃論》、《十二因緣論》、《莊嚴經論》等,諮問《瑜伽》、《因明》諸疑。返回那爛陀寺後,受命代戒賢大師講授《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
貞觀十七年(643年)學成後,立真唯識量[5]論旨,在曲女城無遮法會上等待十八天,無人辯難、不戰而勝,由此名聲鵲起、威震天竺,被當時大乘行者譽為摩訶耶那提婆(梵語:महायानदेव,羅馬化:Mahāyānadeva,意即「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徒譽為木叉提婆(梵語:मोक्षदेव,羅馬化:Mokṣadeva,意即「解脫天」)。[6]
曲女城大會後,玄奘啟程東歸,帶回657部佛經。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回到長安時受到唐太宗熱烈歡迎[7]。玄奘初見太宗時即表示欲往嵩山少林寺譯經,但卻被指定住於長安弘福寺[8],在太宗大力支持下,當年六月開始譯經,貞觀二十二年(648年)依皇太子(後來的唐高宗)之請更於長安城內另建大慈恩寺(設翻經院)並充任上座,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慈恩寺的西院增築五層塔,用以貯藏自天竺攜來的經像,即今大雁塔前身。
玄奘在京時每天要應付來自朝臣權貴的訪問和供養,最終使其身心疲憊[9]。顯慶二年(657年)五月,高宗下敕「其所欲翻經、論,無者先翻,有者在後」[10],法師未從。九月,玄奘借陪駕洛陽的機會,請求入住少林寺,「望乞骸骨,畢命山林,禮誦經行,以答提獎」,高宗拒絕[11]。直至顯慶四年(659年),高宗方允玄奘往今西安北部約150公里的銅川市玉華宮(後改為玉華寺)翻譯經典,同年十月,法師從京發向玉華。
據統計,玄奘一生所翻經論合75部、1335卷 [12],參與譯經的優秀成員來自全國及東亞。這些佛經還傳往朝鮮半島、越南和日本。玄奘依翻譯佛典與對經文的闡釋而開創了中國法相唯識宗,學說深深地影響了其他宗派。
玄奘口述、弟子辯機筆撰的《大唐西域記》堪稱中國歷史上的經典遊記。尤有甚者,由於印度歷史紀錄缺乏,此書更成為研究古天竺地理歷史時不可或缺的文獻、允為瑰寶,近現代以來,根據該書所載而進行之考古遺跡挖掘,更證明玄奘當時所述真實可信。[13][14]
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十月玄奘譯完最後一部佛典《大般若經》後感慨說:「吾來玉華,本緣《般若》,今經事既終,吾生涯亦盡...」然經不住譯經大德與弟子們再三懇請,次年(麟德元年,664年)正月朔一日玄奘再開譯《大寶積經》,但僅翻譯第一段即感力不從心,便說道:「此經部軸與《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賒遠...」就此罷筆[15]。
高宗麟德元年正月九日玄奘在屋後水溝摔倒,之後病情急轉直下,二月六日子時(664年3月8日0~1時)圓寂[16],享壽六十二(或六十五,尚有爭議)[17]。初葬白鹿原,高宗總章二年(669年)遷葬少陵原(又稱鳳棲原),建舍利塔與興教寺。
譯作
〔經藏〕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含大品、小品、文殊、金剛、理趣等般若經)
-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另有羅什等譯本)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另有施護等譯本)
- 大菩薩藏經(是大寶積經菩薩藏會,菩薩藏正法經是同本異譯 )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大方廣十輪經是同本異譯)
-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是華嚴經壽量品異譯)
- 說無垢稱經(另有羅什等譯本)
- 解深密經(另有菩提留支等譯本)
-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緣生初勝分法本經是同本異譯)
- 藥師瑠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另有義淨等譯本)
-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阿彌陀經是同本異譯)
- 甚希有經(無上依經第一品、未曾有經是同本異譯)
- 最無比經(希有校量功德經是同本異譯)
- 稱讚大乘功德經(決定業障經是同本異譯)
-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諫王經等是同本異譯)
- 不空羂索神呪心經(另有闍那崛多等譯本)
- 十一面神呪心經(另有耶舍崛多等譯本)
- 呪五首經
- 勝幢臂印陀羅尼經(妙臂印幢陀羅尼是同本異譯)
- 諸佛心陀羅尼經
- 拔濟苦難陀羅尼經
- 八名普密陀羅尼經
- 持世陀羅尼經(雨寶陀羅尼經等是同本異譯)
- 六門陀羅尼經
- 佛地經
-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 寂照神變三摩地經
- 緣起聖道經(貝多樹下經等是同本異譯,出阿含經)
- 緣起經(出阿含經)
- 本事經
- 天請問經
〔律藏〕
- 菩薩戒本(出瑜伽論本地分菩薩地,與曇無讖等同本異譯)
- 菩薩戒羯磨文(出瑜伽論本地分菩薩地)
〔論藏〕
- 佛地經論,親光等造
- 瑜伽師地論,彌勒說(決定藏論是卷五十一至五十四之異譯)
- 瑜伽師地論釋,最勝子等造
- 顯揚聖教論,無著造
- 顯揚聖教論頌,無著造
- 王法正理論,彌勒造(另有不空譯出《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無著造
-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安慧糅
- 廣百論本,聖天造
- 大乘廣百論釋論,護法釋
- 攝大乘論本,無著造(另有真諦等譯本)
- 攝大乘論世親釋(另有真諦等譯本)
- 攝大乘論無性釋
- 辯中邊論頌,彌勒造
- 辯中邊論,世親造(中邊分別論是同本異譯 )
- 大乘成業論,世親造(業成就論是同本異譯)
- 因明正理門論本,陳那造(另有義淨譯本 )
- 因明入正理論,商羯羅主造
- 唯識二十論,世親造(另有真諦等譯本 )
- 唯識三十論,世親造
- 成唯識論,護法等造
- 大乘掌珍論,清辯造
- 大乘五蘊論,世親造
- 觀所緣緣論,陳那造(無相思塵論是同本異譯 )
- 大乘百法明門論,世親造
- 阿毘達磨發智論,迦多衍尼子造(阿毗曇八犍度論是同本異譯 )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目犍連造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舍利子說
-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提婆設摩造
-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世友造(眾事分阿阿曇等是同本異譯 )
-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世友造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另有浮陀跋摩等譯本)
-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世親造(另有真諦譯本 )
- 阿毘達磨俱舍論,世親造(另有真諦譯本 )
-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眾賢造
- 阿毘達磨顯宗論,眾賢造
- 入阿毘達磨論,塞建地羅造
- 五事毘婆沙論,法救造(品類論辯五事品之註釋)
- 異部宗輪論,世友造(另有真諦等譯本 )
〔其他〕
- 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
〔勝論〕
- 勝宗十句義論,慧月造
名號
玄奘生日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十紀載,高宗顯慶五年(660年)至龍朔三年(663年)期間,玄奘翻譯大般若經,曾對玉華寺僧眾說道:「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當卒命於此伽藍…」[14],依此推算玄奘生年應不晚於隋文帝開皇十六至十九年(596~599)年。
評價
道宣在《續高僧傳》指出玄奘西行有「宣述皇猷」之效,玄奘說唐太宗「握乾符,清四海,德籠九域,仁被八區,淳風扇炎景之南,聖威鎮蔥嶺之外」[18]。
玄奘回國後翻譯了數千卷的佛經,其與鳩摩羅什在翻譯風格上的差異,可從金剛經(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維摩詰經及阿彌陀經等對比而知。陳寅恪認為玄奘譯文過於艱澀生硬,遠不如鳩摩羅什者通俗易讀[19];黃念祖居士謂:「羅師乃七佛譯師,應秦人尚簡之機,所譯文約義豐,精妙暢達,至理圓彰。玄奘大師之譯經,準確完備,力保原面,雖篇幅稍增,而原語具存,辭義詳明,可免誤解杜撰之弊。」[20]
日本語中有句格言提及玄奘:「弘法奪『大師』之名[21],秀吉奪『太閤』之名,玄奘奪『三藏』之名」(大師は弘法に奪われ、太閤は秀吉に奪わる,そしてまた三蔵は玄奘に奪わる)。
玄奘頂骨舍利
一般認為,玄奘頂骨舍利現供奉於九處[22],分屬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印度,有不少學者撰文論證此觀點。
1944年玄奘頂骨舍利在南京被意外發現後,部分被掠奪到日本並安放在東京佛教聯合會所在的增上寺,後為躲避戰火改置埼玉慈恩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慈恩寺寄居的日本佛教聯合會顧問水野梅曉就舍利是否歸還徵求蔣中正的意見,蔣答覆說:「頂骨不用歸還了,中日合作在於文化交流,能在日本弘揚三藏法師的遺德,我感到很高興,而且,因為祀奉之地是和法師有一些因緣的地方,所以我覺得可以把這裏定為祀奉之地。」日本佛教界決定將頂骨供奉於慈恩寺。1949年,日本東部鐵道公司根浸先生捐贈十六噸重花崗岩,在多方協助下開始修建玄奘塔,1953年5月落成。1980年,慈恩寺取出部分舍利,由住持大島法師贈予奈良法相宗藥師寺高田法師。1981年,藥師寺舉行玄奘三藏院落成典禮[23]。
台灣玄奘寺的頂骨舍利係於1955年自日本慈恩寺迎回供奉[24],而玄奘大學的部分則為1998年自南京迎回[25]。
印度那爛陀大學所供奉者係於1955年迎自中國。
關於玄奘法師是否遷葬紫閣寺、可政和尚發現玄奘頂骨之事尚存爭議(意即日本人在南京發現的玄奘頂骨的真偽尚存爭議)。
有關圖片
外部影片連結 | |
---|---|
大唐西域記 被人遺忘的唐三藏(一千零一夜) |
流行文化中的玄奘
相關文藝作品
孫書雲21世紀重走玄奘西行之路,以英文與中文出版遊記《萬里無雲》。[26] 玄奘西行1370年紀念之際,大型禪畫《玄奘西行途中》(郭德福 繪)被載入《世界美術集》。[27]
2016年,中影集團出品電影《大唐玄奘》,由王家衛監製、鄒靜之編劇、霍建起執導、黃曉明主演,並代表中國角逐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研究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