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海门(沙地话和通东话 /haɪ.məŋ/)勒垃长江三角洲,是江苏省南通市下辖个区。有“棉粮故里、滨江乐土”之称。面积1001平方公里,人口103万。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 市政府所在地 | 海门镇 |
| 面积 | 1001平方公里 |
| 气候 |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 人口 | 103万(2008年) |
| 民族 | 绝大多数为汉族江浙民系(吴越民系),也有其他民族 |
| 电话区号 | 0513-80000000 (最后八位依地区而定) |
| 邮政编码 | 226100 (最后两位为地区编码) |
| 机动车牌照 | 苏FXXXX (X可以是数字或大写字母) |
历史
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勒长江口,形成大大小小个沙洲,大约经过800多年,到唐末,出现东洲搭布洲两大沙洲特成群个小沙洲,沙洲逐点逐点连成片。到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建县,县治设勒东洲镇,名海门县。因为长江主泓道北移,明朝中期个辰光,境内大片土地坍脱,一直到吕四、余东、四甲一线,县治搬去徐涧(今南通县兴仁镇),后首来废县,归并通州建静海乡。清初,江流主泓往南倾,长江北岸重新淤积,出现40几个新沙,绵延百余里。乾隆三十三年(1768),建江苏省直隶厅,设勒茅家镇,民国元年(1912)恢复海门县个只名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仔么,海门人民护坡治坍。海门县隶属苏北政区南通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南通地区撤销,海门县隶于江苏省南通市。1994年6月撤县设市,成立海门市,乃么属于南通代管个,市人民政府驻海门镇。
行政区划
下辖21个镇、1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海门港、1个棉花原种场。
- 镇:海门镇、三星镇、天补镇、三和镇、德胜镇、三厂镇、常乐镇、麒麟镇、悦来镇、万年镇、三阳镇、四甲镇、货隆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刘浩镇、东灶港镇、临江镇、王浩镇、树勋镇。
- 乡:海永乡。
- 省级经济开发区:海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江苏省国营江心沙农场、海门市永隆沙农场、海门市棉花原种场、海门市大东农场、海门市蓄禽良种场、海门市种羊场、海门市包场渔场、海门市长江渔场、海门市沿江渔场、海门市三厂苗圃、海门市农科所、海门市海门盐场、海门市财政局芦荡管理所、海门市海门港。
语言
教育
- 江苏省海门中学:全国示范高中,江苏省个四星级普通高中,每年高考侪居江苏省前列。
-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江苏省个四星级普通高中。
- 海门市海南中学
- 海门市东洲中学
- 海门市东洲小学
- 海门市实验小学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