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陰陽五行,昔華夏所以辨物也。用諸諸事。五行者:之謂也。

簡述

Thumb
五行關係

天地之間,太極判而為陰陽,陰陽分而為五行。太極也,陰陽五行也。理必寓乎氣,氣不離乎理。故天一生水,天三生木,天五生土,三者皆陽之所生;地二生火,地四生金,二者皆陰之所生。析而言之,為五行;對而言之,為二氣。

陰陽之分,天陽而地陰,日陽而月陰,陽而陰,陽而西陰也。然則天地皆屬陽,則天地皆屬陰,春夏則天地日月皆陽,秋冬則天地日月皆陰,東南則四時皆陽,西北四時皆陰。譬之焉,左陽右陰,不可易也。而左右仰皆陽,覆皆陰。仰覆熱皆陽,寒皆陰。

五行者,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本未嘗相離也。

其質形於地,是以潤下之水、炎上之火、曲直之木、從革之金、稼穡之土。其神運於天,則為春夏秋冬。土寄旺於四季而名曰沖氣。

其質存於人身者,為。其神舍於人心者,為。質者,其粗也;神者,其精也,亦未嘗相離也。

五行相生相剋,相生,乃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則乃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Remove ads

發展

尚書》【洪範】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始有五行之說。後《國語》【鄭語】「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亦從。

季,鄒衍言五行相勝相生,天命所定,由諸勝生。《黃帝內經》亦合五行之說。

董仲舒言以德義,木為仁,火為禮,土為信,金為義,水為智,始入學。

總述

style="text-align:center"

More information 五行, 木 ...

另看

  • 四元素說
  • 八卦
  • 四象

  • 《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五行部·彙考·周書洪範
  • 《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陰陽部·總論·陰陽五行八卦
聲音動靜,具錄於維基共享︰陰陽五行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