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踞西亞咽喉,處三洲交匯,五洋通衢,商賈輻輳,宗教並興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巴勒斯坦(英語:Palestine,阿拉伯語:فلسطين),地踞西亞咽喉,東據死海、約旦河沿岸,西濱地中海之波,南達內蓋夫高原,北倚加利利丘陵,或爲平疇千里,或爲山嶺蜿蜒;冬則雲靄霏霏,雨澤盈野,夏則炎陽炙烈,旱氣蒸騰。斯土居三洲交匯,通五洋津梁,商賈輻輳,宗教並興,跡布四方,名播九域。

元古之世,斯土文明肇始,有耶利哥城遺址,或逾萬年。考古所見,先民農耕漁獵,居處井然。歷代帝國,迭治斯方。羅馬時,始以「巴勒斯坦」聞,載諸典籍,傳於四裔。
中世以降,阿拉伯諸帝,倭馬亞、阿拔斯而至鄂圖曼,歷主斯地。聖城耶路撒冷,屢成逐鹿之場。一戰後,英人受委,攝理斯方,猶太移民日眾,與阿拉伯民共居,齟齬漸深。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聯合國議決分治巴地,猶太、阿拉伯各得一國,猶太得地約五成有七,阿拉伯得地約四成有三,耶城列共治之地。猶太所據,非惟廣袤於阿,更兼濱海腴壤[一] 。由是阿方不納其議,遂情勢轉劇,兵戈再起,疆界屢易,難民流離,哀鴻遍野。迄今和平未定,干戈不休,生民罹苦,世道艱虞。
Remove ads
引據
旁徵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