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廿二史箚記》,趙翼著,三十六卷,補遺一卷。每卷以類相從,並各立標題,計約六百九題。乾隆六十年三月出版。其書研究歷代正史。凡正史之編撰,悉考據之,若編撰前後事、時日、史料所自真偽云者。又詳考體例,若異同優劣云。兼論政事、制度、人物之優劣臧否。至《舊唐書》《舊五代史》,雖時未明定正史,亦涉及之。故名為二十二史,實涉二十四史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趙翼《二十二史劄記》、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並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書名亦作二十二史劄記

目次

《劄記》各卷所考正史並《舊唐書》《舊五代史》,如下。

  • 卷一至三 : 史記漢書
  • 卷四至五:後漢書
  • 卷六:三國志
  • 卷七:三國志、晉書
  • 卷八:晉書
  • 卷九: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
  • 卷十至十有二: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南史
  • 卷十三至十五: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北史
  • 卷十六至二十:舊唐書新唐書
  • 卷廿一至廿二:舊五代史新五代史
  • 卷廿三:宋史遼史金史
  • 卷廿四至廿六:宋史
  • 卷廿七:遼史、金史
  • 卷廿八:金史
  • 卷廿九至三十:元史
  • 卷卅一至卅六:明史

評論

梁啟超評云:「用歸納法比較研究,以觀盛衰治亂之原。」李慈銘曰:「其書以議論為主,……蓋不以考核見長。」[]周振鶴比讎錢大昕、趙翼、王鳴盛輩,謂其學術有之別。錢大昕《廿二史考异》「點石成金」,趙翼《廿二史劄記》「披沙瀝金」,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則臉上貼金之濫竽。[]

辯真偽

李慈銘越縵堂日記》再謂此書所從來,云非赵翼自作,而購自宿儒之子。[]杜維運《趙翼傳》詳辯之。

引據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