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栻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張栻
Remove ads

張栻,字敬夫,後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諡曰,後世又謂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學者,後從教。

Thumb
張栻

宋高宗紹興三年八月十五日生。孝宗乾道元年,掌嶽麓書院教事,從其學者達數千人,湖湘學派乃立,遂為一代學宗。淳熙七年,遷右文殿修撰,提舉武夷山沖祐觀。其學自成一派,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號「東南三賢」。二月二十五日卒,年四十八,葬湖南寧鄉羅帶山

理宗淳祐初從祀孔廟,後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黃幹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謂石鼓七賢

作品

主要

  • 南軒先生論語解》十卷,或稱《癸巳論語解》、《論語張宣公解》。
  • 南軒先生孟子說》七卷,或稱《癸巳孟子說》,今存《南軒先生孟子說》七卷。
  • 南地易說》有三卷本、五卷本,五卷本一作《南軒先生張侍講是易說》,以上均存。
  • 南軒先生文集》四十四卷,由朱熹撰並序,而朱子謂張栻早之著述則未收。《南軒先生文集》,又謂《南軒集》四十四卷、《新刊南軒先生文集》四十四卷。
  • 張宣公全集》三種六十一卷,存。

其它

  • 諸葛忠武侯傳》一卷,存。有《四部叢刊·續編·史部》本、《宛委別藏》本。
  • 南嶽倡酬集》一卷,張栻、朱熹、林用中著,存。有弘治刻本、《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本。
  • 書說》,佚。
  • 經世紀年》地卷,佚。
  • 希顏彔》上下篇,佚。
  • 洙泗言仁說》,佚。
  • 太極圖說》,佚。

家世

張栻其家乃官宦世家,其一世祖張九皋,乃張九齡之弟,嘗為唐嶺南節度使,由韶州曲江長安。至八世祖,除國子祭酒,隨僖宗,自長安徙成都。十世祖文矩,封沂國公,即為栻之高祖,早卒,夫人楊氏攜子由成都徙綿竹,張氏遂為綿竹人。曾祖,封冀國公,至和元年知雷州。祖,封雍國公,為宣德郎僉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父浚。至栻為十四代。

名言精句,具錄於維基語錄︰張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