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巴托
蒙古國都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烏蘭巴托者,蒙古國之都也。古稱大庫倫。地處蒙古高原,瀕圖拉河畔。其境為中央省所環繞,然行政獨立,不相隸屬。地方圓四千七百餘平方公里,民逾百五十萬。近郊產煤。

史
本為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所駐錫。蒙語名之庫倫,營地之謂,固無烏蘭巴托之稱。逐水草而徙,居無常處。至清乾隆四十三年,始奠於今址,乃成永固之邑。
乾隆二十三年,清廷置庫倫辦事大臣,簡滿洲大員主之,並選蒙古王公協理其事,以經略外蒙。自是,庫倫遂為漠北政教之樞。嘉道之際,典制益備,二汗部盟務,咸集於此。光緒末葉,施行新政。宣統元年,復增理刑司員。
宣統三年,歲次辛亥,內地鼎革。十一月,哲布尊丹巴第八世即位於庫倫,稱博格多汗,建元「共戴」,大蒙古國於是始立。民國四年,中、俄、蒙三方定約,外蒙去其獨立之號,改行自治,民國乃遣大員駐之。然未數年,政局敗壞,皖系軍閥、俄國白軍迭據其地,兵禍不絕。
西元一九二一年,蒙古人民黨軍賴蘇俄之援,克復庫倫。二四年,博格多汗薨,蒙古人民共和國遂立,乃易庫倫之舊稱,為「烏蘭巴托」,蒙古語「赤色英雄」之謂也。
政區
烏蘭巴托有九區。
據
旁徵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