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蒙古國居漠北,舊所謂外蒙古也,有口二百萬,北鄰俄羅斯,南與中國相接。
Remove ads
史
秦、漢曰匈奴。漢初冒頓並有漠南,旋復北徙。後漢仍為北匈奴地。元魏曰蠕蠕,後入突厥。唐初入回紇。貞觀四年來朝,以其地為瀚海、燕然、金微、幽陵、龜林、盧山六都督府,又置皋蘭、高闕、雞田、榆溪、雞鹿、蹛林、寘顏等七州,皆隸燕然都護府。其後並有九姓諸部,盡得匈奴故地。
五代至宋,回紇漸衰,與室韋諸部散居其地,羈屬於遼之招討司。金大安初,蒙古始盛。元太宗七年,建都和林,初立元昌路,後改轉運和林使司,前後五朝都焉。世祖遷都大興,於和林置都元帥府。大德十一年,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統和林總管府。皇慶元年,改和林路為和寧路。元亡漠北,為明所破,然相峙二百年有餘。
清康熙年喀爾喀七旗舉族款塞內附於滿洲。宣統三年武昌事起,以喀爾喀八十六紮薩克名義通牒中外,指斥清廷,興復元業,尊哲布尊丹巴佛為帝,建元立國。民國四年,去帝號,仍南屬,自治。民國十年,復獨立,十三年,號蒙古人民共和國,一九九二年,改蒙古國。
國政
是國地兼耕牧,多畜牧,有鹽池,礦產林木,均稱饒富。國中多奉藏佛,大部蒙古人也,漠北喀爾喀居首,次漠西厄鲁特,次西部名哈薩克,數十萬之眾,爲突厥人,乃蠻、克烈諸部為其祖。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