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

扶餘別種,在朝鮮西南,享國凡六百七十八年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百濟
Remove ads

百濟扶餘別種也。始祖溫祚王,其父高句麗朱蒙,以在東扶餘時所娶禮氏女子類利為太子。溫祚與兄沸流,恐不相容,南行,沸流居彌鄒忽。溫祚都河南慰禮城,國號百濟。初以鳥干等十人從行,故號十濟。後以百姓樂從,改百濟。徙南漢山城,又徙南平壤城。以扶餘為氏,系出扶餘,故云。沸流以其都水土鹹濕,不能居,到慰禮,見宮室之盛,慚,憤,死。

Thumb
北魏時之百濟

其土初北至浿河,南限熊川,西窮大海,東極走壤。及至初,西界越州,南,北高句麗,皆踰海乃至,其東,新羅也。王居東、西二城,官有內臣佐平者宣納號令,內頭佐平主帑聚,內法佐平主禮,衛士佐平典衛兵,朝廷佐平主獄,兵官佐平掌外兵。有六萬,方統十郡。

大姓有八︰沙氏燕氏劦氏解氏貞氏國氏木氏苩氏。其法︰反逆者誅,籍其家;殺人者,輸奴婢三贖罪;吏受賕及盜,三倍償,錮終身。俗與高句麗同。

有三島,生黃漆,六月刺取瀋,色若金。王服大袖紫袍,青錦褲,素皮帶,烏革履,烏羅冠飾以金蘤。群臣絳衣,飾冠以銀蘤。禁民衣絳紫。有文籍,紀時月如華人。

唐初,欲併新羅,違高宗詔,無釋紛之心,結高句麗絕其朝貢之路,猶且淫酗耽樂,杜絕忠諫,終亡於唐。

自溫祚開基,歷三十王,移都者四。溫祚都慰禮城,近肖古都漢城,文周都熊川,聖王都泗沘。餘凡六百七十八年,唐以其地分置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都督府,命劉仁願留鎮泗泚城,故百濟王義慈,卒於唐。帝贈尉衛卿,葬于陳叔寶墓側。

Remove ads

百濟世系

温祚王

多婁王

己婁王

蓋婁王

肖古王

仇首王

沙伴王

古尒王

責稽王

汾西王

比流王

契王

近肖古王

近仇首王

枕流王

辰斯王

阿莘王

腆支王

久尒辛王

毗有王

蓋鹵王

文周王

三斤王

東城王

武寧王

聖王

威德王

惠王

法王

武王

義慈王

亡於唐

  • 《唐書·百濟本傳》
  • 《朝鮮史略》
  • 《三國史記》百濟本紀

敘事完備,有條不紊,遂列正典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