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中调词牌名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臨江仙,中調詞牌,雙調,六十字,句式字數可變。本唐教坊曲,五代定格律調式,多傷春、別離苦恨、緬懷舊事之作。

異名

  • 李煜用名謝新恩
  • 賀鑄用名採蓮回想娉婷
  • 賀鑄句「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得名雁後歸
  • 畫屏春
  • 庭院深深
  • 瑞鶴仙令
  • 鴛鴦夢
  • 玉連環

典故

琴高

《臨江仙》本唐教坊曲,詠頌琴高,五代時定詞牌,以《敦煌曲子詞》句「岸闊臨江底見沙」取名。

漢籍《列仙傳》云,戰國時有精通音律善琴者,世人忘其名,謂之琴高,曰其爲修道之人,長生不老,遊於冀州、涿郡凡兩百年。某日心血來潮,欲潛涿江捕龍,而與弟子相約,相見之日,於江濱設案焚香以迎歸。來時,乘巨鯉抵岸,彌留數月,復乘鯉歸去,不復現世。

李商隱詩「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是化以琴高典故。

水仙

Thumb
湘妃竹

曲調與水仙攸關,故詞牌初時多詠水仙,如洛神、湘妃。湘妃者,帝女娥皇、女英,二人嫁舜,後舜南巡,染沉痾而亡,二人赴九嶷哭喪,淚痕留竹,成斑竹,又謂湘妃竹、淚痕竹。

晏幾道以《臨江仙》詠美人,以小蘋作水仙,抒懷想念,自此《臨江仙》多緬懷舊事之作。明楊慎作懷古詞,其詞雄渾,超然於世,撰於《三國演義》扉頁,而廣爲人知。

平仄

上下闋各五句,各三平韻,一韻到底。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詞作

  • 晏幾道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 張泌
煙收湘渚秋江靜,蕉花露泣愁紅。五雲雙鶴去無蹤。幾回魂斷,凝望向長空。
翠竹暗留珠淚怨,閒調寶瑟波中。花鬟月鬢綠雲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風。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More information 詞牌、曲牌 ...
Remove ad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