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圣经

猶太教和基督教經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經
Remove ads

圣经希伯来语ביבליה希腊语τὰ βιβλία,本义为“书”)是犹太教基督教最重要的经典,并被亚伯拉罕诸教认信为神圣经典。犹太教的圣经只有《塔纳赫》,基督教称为《旧约》;基督教的圣经则有《旧约》以及承接的《新约》两部。其由多部由古希伯来语亚拉姆语通用希腊语写成的书卷汇为选集而成,并被翻译为多种语言的译本通行于世。

事实速览 犹太教《塔纳赫》, 妥拉 ...
Thumb
古腾堡圣经》,第一本印刷品型态的圣经
Thumb
圣经思高本》,天主教会最普遍使用的圣经汉语译本[1]

基督教各宗派的《新约》卷数相同,均为27卷;《旧约》卷数的认定则不一致,其中的大部分被通认而纳为正典,少部分视宗派的认定与否归类为次经经外书

Remove ads

概况

犹太人的希伯来圣经,教徒称《塔纳赫》,是从耶和华如何创世开始,然后讲述古时犹太人的历史,并记录先知预言。总共24卷,这也是犹太教所承认的所有经文。

然而基督教圣经,则由《旧约》和后来纪录基督与使徒传道经过和启示录 (即以征象启示将要发生在最后的日子的事件)《新约》两部分所构成。基督教的《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基督和其宗徒的言行,以及早期基督教的事件纪录、使徒保罗写给教会或其他人的书信、或其他使徒写给教会的书信,即神借着人手而写下祂的话。不过,圣经经历长时间的汇编,普遍被认为不能简单地参照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因为横跨千年的撰写,借由不同时代背景的人物之笔手,用寓言讲述人类的人间体验,预告未来的预言、又经历几百年的流传,翻译成各种语言的漫长过程,《圣经》的不少内容很深奥,隐喻十分庞杂,已形成专门的“释经学”。

在圣经最后一卷中提及不可任意删减与添加,为绝对性话语以示圣经的完全,新教的《旧约圣经》与《塔纳赫》内容相同,都采用马所拉文本。不过,天主教东正教的版本就多了数篇经卷,是新教《旧约》(即犹太人的《塔纳赫》)没有收录的。这些经卷被新教称为“次经”,不过在新教的不同教派中,也对教义解释存在许多歧见。

而后《圣经》传入中国便经过了不同时代的翻译。天主教在明朝传教时,《圣经》用文言文翻译,现时,由香港思高圣经学会(Studium Biblicum O.F.M.)所出版的“思高圣经译释本”(现通称“思高圣经”),是今日华语天主教会最普遍使用的《圣经》中文译本,也是罗马教廷官方唯一认可的中文版本圣经。此版本译本乃起源自1924年在上海举行的天主教会议。新教的传教士在十九世纪翻译了许多文言文版本的圣经。已知最早的北京官话新、旧约圣经是施约瑟艾约瑟等人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的《北京官话新旧约全书》[2][3]。民国初年翻译的和合本圣经是现今新教不同教会普遍使用的圣经。近年又有许多个翻译新版圣经的组织,也出版了若干新版本圣经(如新译本)。

Remove ads

犹太教圣经

犹太人的圣经《塔纳赫》包括了不同时代的作品,最早是摩西五经,写作目的是作历史纪念[4]、律法条文。后期加上不同时期的先知和君王的智慧和诗歌,为当时的人明白神的心意[5]。 天主教和东正教收录的希伯来语次经,不被犹太人视为正典,故不算是犹太教的圣经。

犹太教圣经是用古希伯来文亚兰文(如达尼尔先知书厄斯德拉上)撰写。犹太教圣经书卷,在构成上是犹太教辣彼所编定的《塔纳赫》共24卷。塔纳赫(TaNaKh)源自三个希伯来字母T/N/K,反映了犹太教圣经的三个部分,其中T代表妥拉,N代表先知书,K代表经录。犹太教的《圣经》由于保持书卷合一,没有将长书分为几卷,并将十二卷小先知书合一,所以总数只有24卷,但实际上等同于新教的旧约圣经,只是在排序上和书卷的拆分上有些不同。而天主教的《旧约圣经》就有46卷,东正教《旧约圣经》就有50卷,多出来的那些被基督新教及犹太教称为次经

Remove ads

基督教圣经

旧约圣经

《旧约全书》原文是用希伯来文亚兰文撰写的,是基督教《圣经》的前一部分。

关于旧约正典,东正教承认50卷书;天主教承认46卷书;新教承认39卷书。新教的39卷书实际上等同于犹太教的圣经《塔纳赫》的24卷书,二者均采用马所拉文本,只是在书卷排列和拆分上不太相同。

更多信息 英文, 犹太教塔纳赫 (24卷书) ...
Remove ads

新约圣经

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新约全书》均为27卷书。《新约圣经》正典书目,于公元397年举行的迦太基会议英语Councils of Carthage正式确定。但据近代就圣经抄本的研究发现,《新约圣经》正典书目已追溯至2世纪。 《新约圣经》的形成原因主要如下:

《新约圣经》收录的书卷包括:

就中文版圣经而言,新教所用的和合本圣经、天主教所用的思高本圣经和牧灵圣经,以及东正教的新遗诏圣经,在中文译名上均有所分别:

Remove ads

圣经的译本

犹太人的希伯来语圣经在很早的时候就翻译到其他语言中,产生了不同的古译本。这些古译本有:《七十士希腊文译本》(七十士译本)、《拉丁通行本》或称《武加大译本》、《叙利亚简明译本》或称《别西大译本》、《塔耳古木》或称《塔库姆译本》。

天主教及东正教的旧约圣经的次经部分全采用《七十士译本》的希腊译文为原文。欧洲宗教改革时期,改教家将圣经翻译到欧洲不同的语言中,因此出现了德语圣经、英语圣经、意大利语圣经、法语圣经,等等。

宗教改革之后,圣经继续被翻译到不同的语言中,翻译组织主要是新教的机构,如威克理夫国际联会新部落宣教协会(New Tribes Mission),以及各国的圣经协会

更多信息 统计项目, 数量 ...
Remove ads

外语译本

英语译本

英语世界中(注明:英语国家基督徒总量上以新教徒占优,且英国很早就与天主教会决裂,所以圣经以新教圣经为主),钦定本圣经是传统上最常见的译本。但是由于翻译时间较早,参考文献较少,所以文理上有着较多的失误。二十世纪以来,一些现代译本纷纷出现,并成为大多数基督教所使用的版本,如《新国际版圣经》、《新钦定版圣经》(NKJV)、NRSV、NAB等。

法语译本

法语圈中,由于法国传统上是天主教国家,所以天主教圣经最为流行,发行的圣经以天主教圣经为主。最早的近现代法语的圣经全译本,是1487在巴黎印刷发行的《让·德莱里圣经法语Jean de Rély》(让·德莱里法语Jean de Rély是当时安特卫普的总主教),但是与英文版本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不断有修订版本再版。现代以来,最主流的版本是《教会官方翻译版圣经法语Bible (traduction officielle liturgique)》,由法国,比利时,北非,瑞士,加拿大,卢森堡等法语圈主教团用数十年联合编写而成,在巴黎,由Association épiscopale liturgique pour les pays francophones法语Association épiscopale liturgique pour les pays francophones简称AELF出版。

汉语译本

新教普遍使用的圣经是和合本,1919年出版。此外还有其他中文译本,但并不普遍被各教会接纳,只做参考,例如:《吕振中译本》(1970年)、《现代中文译本》(1979年)、《圣经新译本》(1993年)、《圣经和合本修订版》(2000年-2010年)。

天主教会普遍使用的是《思高圣经》,1968年正式出版。此外也有其他译本,如萧静山译本牧灵圣经新耶路撒冷圣经

东正教会的译本为《新遗诏圣经》(1864年)、《圣咏经》(1879年)、《官话圣咏经》主教英诺肯提乙译本(1910年)、《新约圣经》主教英诺肯提乙译本(1910年)、《创世纪第一书》(1911年俄7月出版,主教英诺肯提乙准印)。

圣经对汉语的影响

圣经的出版发行

台湾

新教

台湾的圣经最初是由香港圣经公会(前身是“中华圣经会”)处理。在1964年,香港和台湾两地的办公室分别独立,分易名为“香港圣经公会”及“台湾圣经公会”。

台湾圣经公会出版的译本中,国语有和合本和现代中文译本。此外,亦致力于本地圣经翻译的工作[10]。目前已出版下列译本[11]

更多信息 译本, 译本名称(方言拼音) ...

天主教

台湾天主教的圣经出版组织有佳播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香港

新教

香港的圣经出版主要由香港圣经公会处理。该组织除了中文译本外,亦有印刷英文和法文的译本[12]。香港圣经公会出版的译本如下[13]

更多信息 译本, 出版年份 ...

天主教

香港天主教的圣经出版组织有方济会香港思高圣经学会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圣经》生产地,截至2016年10月,中国基督教协会下属的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已经累计为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刷圣经1.55亿册[14]。2008年,该公司实现1.8亿元销售收入[15]。在中国大陆,圣经一般只在教堂(三自教会)等处出售,绝大多数的普通书店里买不到圣经,2018年3月末之后,淘宝京东当当等网络书店的《圣经》也被下架(后恢复并上架)[16][17]。1994年中国大陆公布的关于承接《圣经》印件的管理规定,其中列明“国内《圣经》印件的印制业务,由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需经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批准,教会内部发行。”使得《圣经》流通长期处于寡头垄断的系统里面。

中国大陆以外的一些组织统计认为《圣经》是全球历史上印量最高的出版物,《毛主席语录》的印刷数量在其后。[18]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