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丁基内什星

小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丁基内什星
Remove ads

小行星丁基内什(英语:152830 Dinkinesh临时编号:1999 VD57),也称小行星152830(下略称丁基内什)[1],是一对位于主小行星带双小行星系统。它由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LINEAR)发现于1999年11月4日。其名字借用自埃塞俄比亚语露西化石的单词[2]。是美国宇航局露西号任务的第一个飞掠目标[1]。该任务于2023年11月1日接近丁基内什星至425公里(264英里)。在飞掠过程中,露西号航天器发现丁基内什有一颗卫星,名为塞拉姆或丁卫一,直径为220米(720英尺)。尽管一些较小的近地小行星也已被探索过,但丁基内什仍是迄今为止航天器探索过的最小主带小行星。

事实速览 发现, 发现者 ...
Remove ads

轨道

丁基内什是花神星族的成员之一[3],这种类型的小行星与花神星享有类似的轨道特征。

物理特性

表面

丁基内什和丁卫一的表面布满了巨石和陨石坑。丁基内什的轮廓并不平滑,这表明这颗小行星相对较老。它还有有一条赤道脊,这表明这颗小行星过去曾经历过质量脱落;赤道脊还有一条从其分支出来的次级脊[4]。丁基内什的形状类似于近地小行星101955 贝努162173 龙宫,它们的内部结构由岩石和尘埃组成,在重力作用下松散地堆积在一起。由于这种相似性,丁基内什可能也有碎石堆结构[5]

丁卫一上也有一条脊,但它不是沿着赤道方向的。[6]

Thumb
露西号拍摄的丁基内什星和丁卫一的假色图。

直径与反照率

露西号拍摄的丁基内什图像显示,它的赤道直径约为790米(2,590 英尺)。[7]这与之前根据测量的绝对星等和S型小行星平均反照率估计的直径一致。对2010年3月以来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存档的红外热辐射观测数据的重新处理给出了一致的结果。[3]

探测

NASA于2023年1月25日宣布露西号任务将此小行星选定为飞越目标[8],并于2023年11月1日协调世界时14:56,在425公里处飞越了丁基内什。[9]露西号最初的轨迹是以64000公里的距离飞越丁基内什,但2023年5月至9月的一系列轨迹修正使探测器得以在更近的距离实施飞越任务。[10]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