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七支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七支刀是保存在日本奈良县天理市石上神宫的铁剑。传说这就是《日本书纪》神功皇后五十二年条所记载的七支刀。全长约75厘米。刀身两侧各交错伸出三把双刃枝刀,非实用品。刀身两面有60多个字的金嵌铭文,叙述百济王命人制造七支刀赠与日本之经过,是探讨东亚各国关系的宝贵史料。关于铭文的解释尚无定论,有369年百济王为倭王制造的百济上献品说、百济王对倭王的下赐品说、东晋通过百济王下赐倭王说以及5世纪后半叶的百济刀之说等等。但都严厉批判了把《日本书纪》和《古事记》中关于上贡倭王的记载与铭文直接联系起来的传统说法。七支刀是日本的国宝。
- 铭文:
- (表)泰■四年五月十六日丙午正阳造百炼磨七支刀出辟百兵宜供供侯王永年大吉祥
- (里)先世以来未有此刀百济王世(子)奇生圣音故为倭王旨造传示后世。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1年12月1日) |
Remove ads
年代推断
碑文开头“泰■四年”被认为是百济作为册封国而使用宗主国年号,年代主要有三种说法:
此说与《日本书纪》中神功皇后摄政52年(在战前日本学界比定为公元252年)的记载最接近。是七支刀发现者菅政友提出的说法。此刀在百济第八代国王古尔王时期所造,而此时西晋的皇帝是晋武帝司马炎。
山尾幸久认为七支刀是百济遣使进贡,获得东晋皇帝下赐的,百济再将仿造品赠送给倭国。此外东晋盛行道教,人们相信七支刀有神奇的力量,可以辟百兵(止战)。浜田耕策依据山尾幸久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推论,认为百济国王之所以仿造七支刀赠送给倭王,是因为当时百济正与高句丽处于敌对状态,因此先与东晋建立藩属关系,再与倭国建立友好关系。[1]
上述两个理论皆认为铭文中的“丙午”是与其后的“正阳”相对的吉利语,而非实际的干支。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