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七月与安生 (电影)

2016年中国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七月与安生 (电影)
Remove ads

七月与安生》(英语:Soul Mate)是2016年中国剧情电影,由香港导演曾国祥执导,改编自中国作家安妮宝贝的同名短篇小说。本片女主角周冬雨马思纯一起获得第53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在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最多的12项提名。中国大陆于2016年9月14日上映,香港2016年10月27日上映,台湾则2018年3月23日上映[1]

事实速览 七月与安生Soul Mate, 基本资料 ...
Remove ads

剧情概述

两个小女生林七月(姚欣言 饰)与李安生(李昊芳 饰)在13岁认识并迅速成为好友。二人长大后,七月(马思纯 饰)与安生(周冬雨 饰)性格各异,她们无论性格、世界观、爱情观都完全相悖,却先后机缘巧合下爱上男生苏家明(李程彬 饰)。二人也因为性格迥异而得到各自不同的命运安排……

演员

演员 角色 简介
周冬雨
少年:李昊芳
李安生 林七月青梅竹马好友
与苏家明关系暧昧
沙全泽前女友
李瞳瞳的养母
以七月为笔名在网络上连载小说《七月与安生》
马思纯
少年:姚欣言
林七月 李安生青梅竹马好友
苏家明前未婚妻
中国农业银行员工
怀孕,产下李瞳瞳后导致大量出血死亡,得年27岁。
李程彬 苏家明 林七月前未婚夫
与李安生关系暧昧
李瞳瞳的生父
李萍 七月妈妈
蔡刚 七月爸爸
蒙亭宜 安生妈妈
沙全泽 乐队吉他手 经常预言将于27岁死去
李安生前男友,后因劈腿而分手
蒋亭轩 李瞳瞳 苏家明、林七月的女儿
李安生的养女

制作

2015年6月25日极客娱乐总裁陈乐宣布由著名导演陈可辛担任本片监制,陈可辛表示“《七月与安生》是一部天生适合被搬上银幕的小说,呈现了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情感和故事结构”[2][3]

12月12日在中国大陆南京正式开机,极客娱乐总裁陈乐博士、嘉映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宏,监制陈可辛、许月珍及导演曾国祥出席[4]。其后在上海市、浙江遂昌县[5]北京市张家口市等地拍摄,2016年2月3日在中国大陆戏份全部杀青。之后赴俄罗斯拍摄[6]

9月2日发布了窦靖童首次触电银幕创作并演唱的影片主题歌《(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及电影版MV。窦靖童表示,“安生”和“七月”的大胆青春和姐妹情深让她十分感动,《(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这首歌的创作灵感和动力正是源于电影本身[7]

片方在电影上映后公布了出影片第四结局——如果“安生”没有主动找上“家明”。不一样的开始,是否会有不一样的人生?[8]

花絮

周冬雨表示拍戏时经常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最“难熬”的是拍抽烟的戏,没抽过烟的她吐了一个下午[9]

初次见面,周冬雨在拍摄间隙和李程彬说自己怀孕了。李程彬信以为真,直到戏拍了一个多月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10]

李程彬透露,因为是第一次演男主角,拍摄后期压力大到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只能靠化妆遮掩[11]

剧本

安妮宝贝未参与剧本创作。故事的结构和骨干来自香港作家林咏琛,生活的质感和情感在对白和两个人物的细节来自李媛、许伊萌、吴楠。四人出于自己当时的状况、个人经历和价值观有所偏向,分成了“七月派”与“安生派”,导演最后做一些平衡,七月与安生,我中有你,你中有我。[12]

剧本最初困惑于如何打通从小说到电影的完美出口,几易其稿,困难重重。编剧林咏琛提议:“在电影开始就直接引入《七月与安生》这本小说,但是不交待小说的作者。”正是在此基础上,很快组建起编剧团队。[13]

编剧许伊萌透露:大家可以想象屏幕上两个女生怎么吵怎么撕,私底下我和我的搭档李媛就是怎么吵怎么撕的,特别惨烈,又哭又喊各种崩溃,最后还要抱在一起互相安慰[14]

选角

陈可辛和许月珍提供的女主角备选的清单中有周冬雨,曾国祥之前看过周冬雨的表演,早有合作意向,便一拍即合。马思纯是陈可辛推荐曾国祥看《左耳》定下的。曾国祥通过和二人的碰面,认为周冬雨演安生,马思纯演七月,会是一个新鲜的角色分配。

成本

制片方嘉映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宏透露本片成本为3000多万人民币,而周冬雨、马思纯二人的片酬还不及投资的十分之一[15],收入除了票房外,还包括政府奖励、网络版权、其他版权,收入都很高[16]

歌曲

曲别 歌名 演唱者 作词 作曲
主题曲 It's not a crime 窦靖童 窦靖童 窦靖童
插曲 《方向》 许巍 许巍 许巍
《我们的时代》 新裤子 新裤子 新裤子
《浮躁》 王菲 王菲 王菲
《花房姑娘》 崔健 崔健 崔健
《悲惨的幸福》 WALKINGXL乐队 WALKINGXL乐队 WALKINGXL乐队

宣传

  • 2016年6月8日,发布首支先导预告片,共计30秒[17]。7月1日发布首款“结发版”海报[18]
    • 7月25日,在北京举行定档发布会,导演曾国祥、监制许月珍、主演周冬雨、马思纯到场,宣布定档9月14日并曝光预告片[19]
    • 8月16日,在北京举办“大胆青春”主题发布会,主创陈可辛曾国祥、许月珍携主演周冬雨、马思纯、李程彬亮相,著名主持人同时也是导演曾国祥的姐姐曾宝仪担任主持[20]
    • 9月9日,作为第十三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影片在暨南大学放映[21]
    • 9月11日,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首映典礼,监制陈可辛、许月珍,导演曾国祥,主演周冬雨、马思纯、李程彬等亮相,曾志伟意外现身发布会为儿子捧场,在晚上的红毯上吴君如窦靖童等明星前来助阵[22]
    • 10月13日,香港亚洲电影节在香港开幕,本片作为开幕影片参与展映,陈可辛、曾国祥、周冬雨等主创到场宣传[23]
    • 11月8日至19日,作为多伦多亚洲电影节二十周年开幕电影在多伦多展映[24]
  • 2017年2月,入围第12届大阪亚洲电影节竞赛单元,在日本上映[25]
    • 3月,入围第19届意大利乌甸尼远东电影节竞赛单元。
    • 6月,作为中国推荐的2部电影之一(另一部为《湄公河行动》),参赛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熊猫奖”[26]

评价

2016年8月原著作者安妮宝贝到后期工作室看样片,对本片给予了肯定[27]

截止9月23日,本片在豆瓣7.7分、微博电影8.2分、猫眼电影8.7分、格瓦拉8.7分(满分均为10分),获得了一致好评。

本片于第53届金马奖的6个奖项之中,共计有7项提名,其中周冬雨与马思纯共同入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评审赞“两位女生在青春片中互相成就对方,点缀彼此的光芒,令评审难分难舍。是两位新生代女演员至今最好的表演。”获选《亚洲周刊》2016十大中文电影第一名[28]、2016年度豆瓣国产电影十佳、南都娱乐年鉴十佳影片、搜狐2016年度华语院线十大佳片第一名。

专家评价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

《七月与安生》有时代的缩影,远远超越了青春片的厚度[29]

社会学家李银河

人们绝对需要现实主义的影片,需要看到那些自己可能经历到的事,自己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人,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故事,看到那些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在我看来,《七月与安生》就是这样一部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影片[30]

影评人木卫二:

影片有一个非常非常典型的中国式青春片外衣,但看到最后,它其实是关于花开两朵的心灵成长,是国产电影少见的,对生活在别处的自由向往。别的先不说,改编得很成功[31]

Far East Films影评人Andrew Saroch

周冬雨和马思纯 有两场非常精彩的表演,以至于我们很难把注意力从她们的表演中移走。当她们同时在银幕上时,这份友谊显得非常真实,两位演员的互动异常出色[32][33]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两个少女的成长经历,对应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富裕中若有所失的无力感。两位女主角的演出火花四溅,曾国祥捕捉女性感觉尤其细腻,以香港人的身份拍摄内地题材,成绩斐然[34]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

好的故事是编剧磨成了一根针,扎进观众心里。这部改编超越原著的青春电影,故事结构严谨,节奏准确,双生花故事设定,呈现出情感人物内核的向心力和离心力。[13]

Remove ads
总结
视角

媒体评价

人民日报》:

从题材看,这部影片理所应当是当下流行的青春电影,但它却没有某些青春片内容狗血、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通病,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人的一生总是要面临诸多的选择和纠结,这部影片借着“青春片”这一类型放大了这种矛盾,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所以“青春片”不仅仅是校服、马尾辫和旧式物件,不仅仅是追忆和怀念,观后有感、有思索,才是好电影[35]

光明日报》:

他(曾国祥)在电影《七月与安生》中对青春的描摹没有仅停留在谈恋爱、考大学、找工作等现实选择的探讨上,而是深入关注年轻人的心灵成长和自我认知[36]

北京日报》:

该片在青春片的各种元素上已经做得很足,堪称近几年国产电影中非常优秀的一部青春片。但在这一类型框架内,该片通过对七月与安生这对好朋友十几年人生道路的回顾,围绕“女孩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个问题,提出创作者对女性主义的思考,从而超越了传统青春片[37]

南方都市报》:

这部片选择了一部不再流行的小说、一对恰到好处而非流量第一的卡司,还有一个远离内地青春片劣品位的讲述方式,让我们看到近五年来最好的华语青春片之一,提供了一个精耕细作的良性模式。监制陈可辛继续将香港电影工业的成熟经验灌入当代内地故事,并在他擅长的大社会语境的题材之外,找到更年轻和更个人的本土叙事[38]

齐鲁晚报》:

这是曾志伟的儿子曾国祥执导的电影,这个年轻人执导的青春题材作品,没有像其他同题材作品那样热闹过后让人索然无味,而是让人感觉,虽然人生是悲惨的,但人性是乐观的,结尾处的三次反转,显示着这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导演可贵的价值观[39]

亚洲周刊》:

本片成功的改编比起安妮宝贝的原著出色多了,令主题更为厚重,不再只有叛逆、呢喃。全片节奏平缓而带有凝聚性爆发,情感描述细腻却不乏活泼,扎实的剧本使得影片不仅跳出青春爱情的肤浅获得提升,更令演员的发挥出乎意料的精采,因此,本片两个女主角演员周冬雨、马思纯竟同夺本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成一时佳话。香港“星二代”的曾国祥(曾志伟之子)导演本片表现出成熟、稳重及出色构思,十分难得。

《都市女报》:

周冬雨所饰演的安生,松弛得甚至有些放肆,大开大合,没有任何负担,让观众惊叹于她的灵气和天赋。相较之前,她在电影中的表现成熟不少,被专业媒体人评价为是周冬雨这些年来最好的表演[40]

界面新闻:

导演曾国祥改编的《七月与安生》,让人物情感表达更加合理,也更加细腻丰富。在完整地看完小说和电影后,我把它定义为一部用伤痛温养情感的治愈系电影。残酷青春,治愈未满。影片《七月与安生》告诉我们,面对内心真实而柔软的情感,勇敢前行,即使有伤害,也依然会被人与人之间温暖的[41]

腾讯娱乐:

在剥去了多余的形容词和伤感后,电影版的《七月与安生》已然蜕变为另外一个故事,它讲的不再是两个女孩与一个渣男之间的狗血爱情故事,而是在面对命运压迫时,两个女孩的之间的憎恨,和“可我只有你”的依偎。电影版的改编堪称精彩,每一个人物都显得有血有肉,充满了立体感[42]。安生动荡的生活,给周冬雨的演技大爆发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不管是在家里的乖乖女,还是在路上的酒吧女;不管是日夕相处的亲密无间,还是久别重逢的客套疏远;不管是争吵时的剑拔弩张,还是隐忍时的落寞满怀,周冬雨的表演在热闹与苍凉之间随时切换、任意游走,具有远超其年龄和阅历的说服力。在我看来,《七月与安生》是一部拥有高超技巧、具有自觉意识的典型的女性主义电影。它可能不如西方女性主义电影(如《末路狂花》《狗镇》《男孩别哭》)那样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也没有前辈导演黄蜀芹《人鬼情》那样的人文深度,但它所指出的女性困境和可能出路,却可能是最即时和最当下的[43]

发行

票房

9月14日于中国大陆上映,首周5天票房7240万元,排名第四[44],次周6950万元,排名第二[45]。最终1.67亿[46]

其它放映

2016年10月28日,本片于腾讯爱奇艺优酷搜狐、芒果TV、乐视等中国大陆视频网站付费播出。

2017年4月3日18:15,本片首次在CCTV-6播出[47]

奖项及提名

更多信息 年度, 颁奖典礼 ...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