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可辛
香港导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陈可辛(英语:Peter Ho-sun Chan,1962年11月28日—),香港电影导演、监制、编剧,初期以爱情电影见长,后北上中国内地发展,涉猎歌舞、战争、武侠、传记等不同题材。代表作品包括《甜蜜蜜》《金枝玉叶》《如果·爱》等。陈可辛也是首位在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均获得最佳导演的华语大满贯导演。
Remove ads
生平
陈可辛出生于香港,父亲是泰国华人、电影导演及编剧陈铜民[2][3],自幼在尖沙咀长大,曾就读香港基教书院(小学部),10岁时已在父亲执导的电影《赤胆好汉》客串出演男主角义士的儿子[4]。12岁时随父亲移居泰国。18岁时到美国洛杉矶读大学,最初听从父亲意愿选择酒店管理专业,后转到电影专业。
1983年,尚未毕业的陈可辛返回香港,最初到嘉禾电影公司做暑假工,后正式进入电影圈,因精通泰语担任吴宇森电影《英雄无泪》的助导及翻译,又担任成龙主演的多部电影的助导与制片工作,在担任《龙兄虎弟》制片结识曾志伟,获其赏识加盟好朋友公司,1989年监制首部作品《神行太保》。1991年,首次担任导演,执导《双城故事》。1992年,与曾志伟、锺珍等合组电影人制作有限公司(UFO),制作了《金枝玉叶》、《风尘三侠》等一批以都市爱情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影片。1996年,陈可辛执导了被视为其职业生涯的里程碑作品《甜蜜蜜》,该片横扫当年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以及亚太影展各大重要奖项。
1999年,UFO散伙后,陈可辛应斯皮尔伯格邀请到好莱坞发展,拍摄爱情电影《情书》,2000年返港,与陈德森和冯意清成立Applause Pictures,结合融资和跨国制作的理念,致力推动“泛亚洲”制作,监制了泰国电影《晚娘》及韩国电影《春逝》,以《三更》《见鬼》系列首次挑战恐怖电影题材,本土题材电影《金鸡》也都叫好叫座。
2005年,陈可辛决定正式进军中国内地市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北京[5],首部作品歌舞片《如果·爱》就取得巨大成功,不但成为威尼斯电影节闭幕电影,也是当年两岸三地年度最卖座电影之一,并赢得多达29个电影奖项。翌年,他执导的《投名状》及监制的《门徒》,双双成为2007年全年最高票房合拍片的首两席位。《投名状》在中国票房逾2亿人民币,亚洲区更创下逾4千万美元的成绩,更赢得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多项大奖。
2009年,创办“我们制作有限公司”,首部作品为陈可辛监制、陈德森执导的《十月围城》,同样取得票房及奖项的双丰收。2011年,陈可辛首次挑战执导武侠题材电影《武侠》,该片入围第64届戛纳影展非竞赛单元,被《时代周刊》列为年度十佳电影之一[6],唯在中国内地观众中口碑两极,最终票房仅收1.7亿人民币,未能达到3亿保本线[7]。2012年,其监制的《血滴子》更是票房大败[8]。经过滑铁卢后,陈可辛转为拍摄以真人真事改编的中国现实题材电影,2013年,取材于新东方学校的创业史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获得中国内地观众热议,该片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为首位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的香港导演,也是首位华语电影界大满贯导演[9]。2014年,改编自“被拐儿童父亲千里寻子”的电影《亲爱的》不但收逾三亿人民币的票房,更于中国大陆掀起关注拐卖儿童的话题。2015年5月,公布其下一套执导作品为改编自首位获得大满贯亚洲网球手李娜的传记电影《独自·上场》。
2016年,陈可辛与中国电影公司欢喜传媒集团签约,成为该公司股东导演[10]。同时,陈可辛转为监制多部新生代导演的作品,如曾国祥的《七月与安生》、许宏宇的《喜欢·你》等。2020年,以中国女排为蓝本的《夺冠》,在中国大陆取得8.34亿人民币票房,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三项大奖。2022年10月,陈可辛宣布创立泛亚洲制片公司Changin' Pictures[11]。2024年,筹备多年、取材于“酱园弄杀夫案”的电影《酱园弄》,入围第77届戛纳影展非竞赛单元。
Remove ads
个人生活
陈可辛的伴侣是香港知名演员吴君如,两人于1997年相识,2004年同居,但并无正式注册结婚。2006年,两人诞下女儿陈是知。陈可辛透露曾经在吴君如怀孕时向其求婚,但并未成功[12]。
电影作品
Remove ads
奖项
Remove ads
书籍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