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分子日军射击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分子日军射击场,或称台南陆军射击场,为台南市北区在日治时期存在的一个军事设施,作为日本陆军射击练习场,兴建于1907年,呈西北—东南向,长约1.2公里。靶沟位于自强新村和慈光十三村之间,2006年,因眷村拆除而被发现。在当地居民提报后,2008年,将三分子日军射击场遗址登录为考古遗址。之后陆续于附近挖掘调查,再发现了延伸的靶沟遗构及清代三合土[1],2018年,将原三分子日军射击场靶沟遗构登录为历史建筑。其出土红砖、三合土构造物、瓦片、碗片、子弹等物品[2]。

战后虽然在射击场上方,兴建眷村和学校,但仍可从街道走向大致看出射击场的位置。目前部分眷村已盖建成国宅大楼,其余空地也计划兴建大楼,而台南美国学校原址计划做为开元转运站。
Remove ads
设置沿革
日军在台南的射击场,最早在1897年设置于台湾府城大东门外的竹篙厝(可见于台湾堡图,今 忠孝国中附近),由于场地狭小,需兴建新的射击场。原计划设置大南门外,但因坟墓迁移困难,后来选则设置在三分子[3]。此地位于柴头港溪西侧,地势较高,在清代即为驻军练武处,俗称“旗兵山”,射击场设置后,改称为“打靶山”[4]。
二战后使用
- 1945年,由国民政府接收,此地持续作为射击场使用。
-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后,为安置大量人口,逐渐在射击场上兴建眷村。
- 1951年,因应朝鲜战争爆发,大批美军及相关人员进驻。
- 1955年,在开元路兴建台南美国学校(Jonathan M. Wanwright High School)。
- 1976年,台南美国学校关校。
- 1970年代,挖射击场东南侧末端的土,建设中山高速公路[4]。
- 1981年,兴建慈光十三村,为射击场上的最后一批眷村。
- 2003年,开元路北侧眷村拆除,改建为长荣新城。
- 2018年,靶沟因连日大雨而积水,导致部分遗构崩坏[5]。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