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峡拱桥
位於新北市三峽區的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峡拱桥(又名三峡虹桥、三峡旧桥)为一座台湾新北市三峡区市区[1],跨越三峡河的桥梁,其建造于1932年[1],1933年竣工[1],在当年是对外重要的通道[1]。曾供车辆双线道通行[2],在 2019年与2020年间的修复工程后,改为双向机车道与行人通行道的配置[3]。台湾前辈艺术家李梅树曾于 1933 年绘制“生命”、“三峡春晓”等作品,便以三峡拱桥为内容。[4]
Remove ads
建造背景
桥梁由日本设计师杉村庄一所设计,兴建完成后是三峡境内最长的公路桥,建设费用多达“49,000”大钱,全长共93米。
然而在人口快速成长后,三峡拱桥已不敷使用,因此在1978年,于三峡河下游数十米处另外兴建了三峡大桥,分散三峡拱桥的使用量。
历史
设计

三峡拱桥以特殊的三个相连彩虹为设计理念[1],呈虹弧形,故亦称“虹桥”[1],外形优雅简炼。装饰造型为昭和年间风行之“Art-Deco”装饰艺术风格,其灯柱外观以当时流行之装饰艺术造形设计,具时代性的设计风格,为台湾现存甚为完整的历史风格桥梁[1]。
三峡拱桥为三峡自台湾日治时期以来的重要地标,代表三峡交通动脉由水路转为陆路之分水岭,也见证了三峡地方的交通发展历史与日治时期的桥梁工程技术,是台湾近代桥梁土木工程的一项杰出作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2007年5月4日,依照文化资产保存法公告为台北县县定古迹(今 新北市市定古迹)[5]。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