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峡庄役场
台灣日治時期官署・市定古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峡庄役场,是位于台湾新北市三峡区中埔里、1929年落成的日本官署建物,二战后曾作为镇公所、消费合作社,今列市定古迹,作为三峡历史文物馆。
建筑特色

三峡庄役场建地76.42坪[1]。原先61坪地属于三峡福安宫,其余为三峡长福岩[2]。1928年,日本政府将原先1901年设立的三角涌区役场建筑改筑成二楼砖造洋楼[3],以斥资日币12529圆建造[1],由海山地区土木师傅负责兴建[4]。1929年2月7日竣工,同月23日启用[1]。
三峡庄役场外墙主要以红砖为主,基础、雨庇等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新工法[3]。据三峡耆老廖富本回忆,砖块是出自于松山砖厂的高价品,每砖就要价8毛[5]。一说,这些红砖原先是作为台湾总督府使用[6]。构造上,以采传统砖造承重墙结构支撑二楼,天花板为轻钢架天矿纤花板,屋架为洋小屋组[3]。1920到1930年代,日本公共建筑流行装饰艺术风格,如庄役场的山墙周遭会布满装饰、矮墙层次分明[7]。三峡庄役场大门上方的心石纹样、门楣的军岩造型装饰、侧门上方的弧形书卷卷轴雨棚、二楼平屋女儿墙面的古典纹样,皆为代表当时建筑特色[3]。
室内格局上一楼原为事务所、等候区、宿直室、庄长室兼应接室,二楼会议室[3]。墙面粉刷以传统工法麻绒灰浆粉刷,地板上层以水泥砂浆粉刷,各处入口脚踩垫、玄关、楼梯、踢脚、与等候室地板等则以磨石子处理[3]。
Remove ads
战后使用
1945年1月27日,三峡镇公所成立,继续延续使用此街役场,直到1986年搬至中山路17号[3]。之后作为三峡老人活动中心到1990年5月11日终止,改作为消费合作社[8]。1994年,合作社搬至国光街后,就一度荒废[9]。
三峡镇长洪见文的政见之一,是将旧三峡镇公所作为展示地方史迹的场所[5]。1998年,镇公所委由当地中埔里里长李坊良规划作历史文物馆[10]。镇公所以新台币3200万作整修[11]。1999年6月6日,以“三峡镇历史文物馆”之名开幕,县长苏贞昌到场祝贺[9]。
文资保护

1990年9月18日,针对三峡庄役场将因道路拓宽而广场缩小等文资保护问题,乐山基金会前往勘查[8]。2006年9月28日,原地主三峡董事会否决列入古迹申请,要求文化局应以易地或征收解决[4]。2018年4月3日,三峡庄役场登录为直辖市定古迹[3]。2022年7月9日,新北市政府城乡局副局长邱信智表示,研拟透过城市规划容积移转方式,尽速取得三峡庄役场土地所有权[12]。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