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尼泊尔关系
双边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尼泊尔关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之间的外交关系。1960年4月28日,两国签署了《中尼和平友好条约》。尽管尼泊尔最初并不热衷,但最近一直在努力增加与中国的贸易和联系。1960年3月21日,两国签署了《中尼边界协定》,解决了中尼边界的所有边界争端,尼泊尔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缔结边界条约的中国邻国,尼泊尔和中国的关系由此得到提振。1961年10月5日,中尼两国政府批准了边界条约。自1975年起,尼泊尔一直奉行平衡中国和尼泊尔南部邻国印度之间竞争影响力的政策。自从锡金王国加入印度后,印度是尼泊尔仅有的两个邻国。[2][3]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加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尼泊尔也一直支持将中国纳入该区域组织的提议。自1975年以来,中尼关系一直密切且发展迅速,尽管印度仍然是尼泊尔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自2015年起,中国成为尼泊尔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4]也是继卡塔尔和阿联酋之后尼泊尔第三大汇款来源国。[5][6][7]不过,尼泊尔政府估计,截至2021年,印度约有100万尼泊尔移民工人,而在中国的尼泊尔人数量却微乎其微(中国大陆有3,500人,香港有15,950人)[8] as of 2017.
Remove ads
历史
尼泊尔与西藏对西藏商业的控制权向来有不少的纷争。自明朝开始。尼八剌(古代中国对尼泊尔的旧称)就对中国期贡。1792年廓尔喀之役尼泊尔军队被清朝军队打败后,尼泊尔被迫签订向清朝朝贡的条约。[2]清朝后来于1814年拒绝尼泊尔对英尼战争的协助请求,因此尼泊尔被大英帝国再打败。[2]尼泊尔从此在中国和英属印度之间摇摆。[2][9]尼泊尔于1855年入侵西藏,不过廓藏战争在清朝的介入下很快结束,并签订了中尼条约。[2]到了1908年,尼泊尔决定在英国侵藏战争中支持英国。[2]当清朝于1910年准备再取回西藏的主权时,尼泊尔与当时的西藏政府和英国结盟并于1911年将中国军队赶走。[2]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发动了昌都战役,令尼泊尔开始关注其领土完整和安全的问题。[10][11][12]中国下令限制尼泊尔入藏的朝圣者(参见藏传佛教的朝圣),并支持尼泊尔共产党对抗尼泊尔王国。[2][11] 1955年,尼泊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又于1960年互换大使。1956年,两国终止了1856年签订的藏尼条约,尼泊尔同时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2]1960年,尼泊尔和中国签订了边界协议。尼泊尔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2]1961年,尼泊尔与中国同意建设一条全天候道路连接加德满都与西藏。1962年中印战争时期,尼泊尔宣布中立。[2]
199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尼泊尔,成为第一个访问尼泊尔的中国最高领导人。
2019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尼泊尔,与尼泊尔总统比迪娅·戴维·班达里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升级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将扩大各领域交流合作[13][14]。2020年8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比迪娅·戴维·班达里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65周年[15]。
由于尼泊尔是内部国家,被印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包围,中国侧背靠喜马拉雅山,因此一直只能经印度进口所有的石油供应及大部分医药品和生活必需品。然而,印度却多次曾以此为威逼,插手尼泊尔的国内事务及外交政策。在2015时,为了逼使尼泊尔修改新宪法,甚至利用2015年4月的地震,封锁尼泊尔与印度的边境,阻止救援物资进入,造成人道危机,两国关系裂痕持续扩大,因此尼泊尔决定减少依赖印度来分散风险,与中国交好并签领协议修建中尼铁路,[16][17]但也因此引发印度非常不满。[18]
经贸关系
2022年中尼双边贸易额为16.8亿美元,同比下降14.6%,其中中国向尼泊尔出口16.6亿美元,同比下降14.6%,中国从尼泊尔进口0.2亿美元,同比下降17.9%。中国对尼出口商品主要有计算机通讯技术产品、非针织钩边服装、塑料底鞋、仪器仪表等;从尼进口商品有青贮饲料、皮革、金属制品、小麦粉、小电器等[19]。
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并吞锡金王国后,比兰德拉国王提议将尼泊尔作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和平区”,并于20世纪80代开始进口中国产武器。[2][3][10]在尼泊尔内战期间,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曾直接统治该国,镇压了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的毛主义叛乱。当美国、英国和印度拒绝向贾南德拉政权提供武器时,中国却作出回应,向尼泊尔运送武器,尽管尼泊尔毛主义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国相似。[20][21]2008年,尼泊尔和平进程和全国选举结束后,毛派领导的新政府宣布废除尼泊尔与印度1950年签订的条约,表明尼泊尔将更加积极地发展与中国的密切关系。[20][22][23]
尼泊尔曾大力支持中国2007年成功申请成为南盟观察员。[24](p. 192)
尼泊尔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大受益者,2009年至2012年,尼泊尔与中国的贸易额增长了五倍。[18]自21世纪以来,尼泊尔受益于中国对南亚地区援助的增加,其中包括中国资助修建从加德满都到日喀则的铁路(即中尼铁路)。 [24](p. 198)2021年,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承诺通过“北部地区边境发展计划”为尼泊尔北部15个区的发展项目提供资金。[25]
跟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尼泊尔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与中国的关系。[26](p. 215) 中尼印经济走廊由中国于2018年4月提出。[27]这是中尼双方商定的“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向印度的延伸。尽管中国和尼泊尔对改经济走廊作出了积极反应,但印度却“无动于衷”。[28]这种冷漠被认为是由于中尼印经济走廊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对尼泊尔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以及“印度对尼泊尔过境点的垄断以及尼泊尔试图结束对印度的依赖”的结束。[28]批评者将尼泊尔的博卡拉机场和跨喜马拉雅多维互联互通网络描述为潜在的“债务陷阱”。[29][30][31][32][33]
自2024年12月1日起,中国取消了对从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且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包括尼泊尔)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34]
Remove ads
交通
阿尼哥公路于20世纪60年代由中国人在一条古老的牦牛道上修建而成。[35]如今还计划在2012年拓宽这条道路,但季风引发的山体滑坡使维持道路畅通变得更加困难。[35]如扩建完成,这条公路成为中国和尼泊尔之间大量贸易的通道,也成为印度和中国之间部分贸易的通道。[35]
2008年,中国打算建设西藏首府拉萨和毗邻尼泊尔的樟木镇之间770公里的铁路,并计划通过樟木口岸将尼泊尔的铁路连接至中国的铁路网。[36]2008年4月25日,在中尼官员会晤中,中国代表团宣布将青藏铁路延伸至尼泊尔边境的樟木。尼泊尔要求延伸铁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旅游。在尼泊尔总理访华之际,据报道,该铁路将于2020年完工。拉萨至日喀则段(即拉日铁路)已于2014年8月开通。
拉萨与加德满都之间有航线。[18]
2018年6月,中国和尼泊尔宣布达成协议,重申通过一条新铁路连接西藏日喀则和加德满都。[37]
2018年9月,尼泊尔商务部官员拉比·尚卡尔·塞因朱宣布,中国已允许尼泊尔使用天津、深圳、连云港和湛江等港口以及兰州、拉萨和日喀则等陆路口岸。[38]使用中国港口减少了尼泊尔对印度在贸易方面的依赖,这种依赖在2015年尼泊尔封锁事件中凸显出来。[38][39]
Remove ads
人权
2020年6月,尼泊尔成为在联合国支持香港国安法的53个国家之一。[40]2022年10月,尼泊尔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有关中国新疆种族灭绝指控的辩论中投了反对票。[41][42]尼泊尔对此的看法是,新疆问题与人权无关,而是反恐、反分裂问题。 [43][44]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