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行最高军衔

事实速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上将, 国家/地区 ...

1955年军衔制下,共授予57位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此时上将位于大将之下、中将之上。1965年,军衔制被取消。1988年军衔制恢复后,上将位于一级上将之下、中将之上,1994年取消一级上将后,上将遂成为解放军最高军衔。

根据2021年印发的《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解放军上将军衔依军种划分,分别称陆军上将海军上将空军上将火箭军上将,授予解放军正战区职以上军官[1]。根据《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实行警官警衔制度的具体办法》,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实行警衔制度。武警部队现行最高警衔为武警上将警衔,授予武警部队正战区职警官。本条目将解放军上将军衔与武警上将警衔合并叙述。

包含57位开国上将在内,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迄今共有272位上将。[注 2]

Remove ads

沿革

1955年军衔制上将衔

事实速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国家/地区 ...

1955年9月27日,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授予55位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之后又增加两位,总共57位,称为开国上将,此时上将位于大将之下、中将之上。1965年,军衔制被取消。

开国上将: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肖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1956年授予)、李聚奎(1958年授予)。

55名上将中,除无军队级别者2名外,余53人均为兵团级干部,其中正兵团级33名,副兵团级19名,准兵团级1名[2]

根据195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上将军衔共有17种,为步兵上将、骑兵上将、炮兵上将、装甲兵上将、工程兵上将、铁道兵上将、通信兵上将、技术勤务兵上将、公安军上将、空军上将、海军上将、海岸上将、技术上将、军需上将、军医上将、兽医上将、军法上将。其划分依据复杂,只有军事指挥军官方可获以军兵种之名命名的上将,政治将官、技术将官等均只可获上将之军衔。

1963年修改军官服役条例后,上将不再按照兵种划分,政治军官和指挥军官统一授衔,改为8种上将,即上将、海军上将、空军上将、技术上将、军需上将、军医上将、兽医上将、军法上将,直至1965年军衔制取消。

Remove ads

1988年军(警)衔制上将衔

上将军衔[注 3]
海军上将军衔
空军上将军衔
武警上将警衔

1988年9月,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根据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最高军衔为“一级上将”,其次为“上将”。可授予上将军衔的职务等级包括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和大军区级正职,其中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基准军衔为上将。条例中并未规定“一级上将”的职务等级,同时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的职务编制军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由于当时中央军委主席和副主席均未授予军衔,因此上将军衔成为实际最高军衔。首次授予上将军衔的17名高级将领中,6位担任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职务,11位担任大军区级正职职务。由于当时规定大军区级正职的基准军衔为中将,因此担任大军区级正职将领并不一定能被授予或晋升上将军衔。同年12月,武警部队实行警衔制,基本参照解放军军衔执行。由于武警总部编制为兵团级(1992年套改为副大军区级),因此武警部队最高警衔为武警中将。

1993年6月,首次晋升6位高级将领为上将军衔,其中张万年于永波傅全有3位已于1992年11月担任了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长职务。

1994年5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不再设一级上将,并明确规定军委主席不授予军衔,上将为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唯一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编制军衔为上将和中将[3]。从此,上将在法律上成为最高军衔,其授予条件也有所放宽。一旦担任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职务,即可晋升上将军衔,而且所有正大军区职将领如无意外均能晋升上将军衔。从2019年12月开始,上将成为正战区级将领的唯一编制军衔,将领的职务提升与军衔晋升同步进行[4]

1995年12月,武警部队的编制等级升格为正大军区级,武警警衔的最高等级也相应调整为上将。1998年,武警部队首位高级警官晋升武警上将警衔。

晋衔条件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以下职务等级授予上将军衔:

《军衔条例》还规定,正大军区职等级也可以被授予上将军衔。

2019年前,晋升上将军衔主要有两种途径。主要为资深正大军区职将领集中晋升上将军衔(警衔)。2000年以前,正大军区职晋升上将军衔,主要以职务和军(工)龄做为主要评价标准,历次晋升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2000年以后,原则上以“担任正大军区职满2年,同时晋升中将军衔满4年”为基本条件。由于还受名额的限制,因此也会出现个别例外的情况。从1993年起,原则上每两年由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2007年以后,除2018年外每年均有上将晋升。时间上也稍有推后,改在每年八一建军节前的7月中左右。此外,依照有关法律,如果有中将军衔的将领出任中央军委领导职务,随即晋升上将军衔。由于选举(补选)军委领导的中共中央全会通常都在秋季(9-11月)举行,因此,这批上将的晋升往往都在秋季。至今已有5批共7人因担任军委委员职务,随即晋升上将军衔。由于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的编制军衔为上将,因此,其晋升原则上不受名额限制。但对于正大军区职将领晋升上将军衔,除了需具备前述的2个基本条件,还有总的名额限制。2000年以后,在任正大军区职上将的数量不超过总数的2/3,也就是23-24名。每次正大军区职中将晋升上将军衔的名额以此为限。2008年以后,这一比例被压缩到不超过1/2,即16-17名。

2019年12月,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先行调整军级以上军官军衔晋升有关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以构建军衔主导军官等级制度为指向,通盘考虑不同职级、不同类型军官军衔晋升政策调整,从指挥管理类军级以上军官这个重点切入,分步组织、压茬推进,逐层逐级理顺军衔级别与职务等级对应关系[5]。根据《通知》要求,上将军衔实际上成为正战区职的唯一编制军衔。如果有中将军衔的将领提任正战区职领导职务,即同时意味着晋升上将军衔,中央军委举行上将军衔晋升仪式也不再拘泥于固定月份。当月晋升上将军衔的何卫东杨学军即是按照新的规定办理。

Remove ads

上将军(警)官名单

1955年至1958年,共授予57位将领上将军衔,被人们称为“开国上将”。

1988年以来,先后举行了32次晋升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仪式,共有208名高级军官、警官为上将军衔、警衔(已是开国将军者12位)。

  1. 郭伯雄
  2. 徐才厚
  3. 房峰辉
  4. 张阳
  5. 田修思
  6. 王建平
  7. 王喜斌
  8. 周亚宁
  9. 李玉超
  10. 丁来杭
  11. 李尚福
  12. 魏凤和
  13. 何卫东
  14. 苗华
  15. 何宏军
  16. 王秀斌
  17. 林向阳
  18. 秦树桐
  19. 袁华智
  20. 王厚斌
  21. 王春宁
Remove ads

注释

  1. 2021年《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前,陆军系统上将的军衔为“上将”,不冠以军种名“陆军”二字
  2. 其中洪学智在1955年和1988年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
  3. 陆军、第二炮兵部队(后改称火箭军)适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