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粟特人墓葬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粟特人墓葬列表
Remove ads

中国粟特人墓葬列表收录目前发现的从北朝唐朝时期的粟特人古墓葬,可分为三个时期:北朝来华的粟特人墓葬四座,其中的虞弘北齐时进入中原,于隋朝逝世,所以虞弘墓归类在隋朝墓葬;隋朝来华的粟特人墓葬,包括虞弘在内有墓主姓名的共三座;唐朝的粟特人墓葬则明显多于前代,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宁夏固原盐池陕西礼泉山西汾阳河南洛阳河北大名北京等地[1][2]。此外,巴蜀地区五代时期起就有祆教信仰和祆祠,也发现过和粟特人石堂相同的祆教纳骨器屋形陶棺[3]

Thumb
北齐墓葬石榻上的粟特人乐队浮雕,发现于河南安阳

粟特人的墓葬多出土围屏石榻、石堂或石椁等葬具,亦有耳珰指环等黄金首饰,石质葬具表面多有雕绘精细、装饰奢华的图像。这些艺术品将中亚波斯祆教文化带入中原,与同时期汉人墓葬图像的文化风格和审美情趣有明显差异。

列表

Thumb
安伽墓石门和围屏石榻,石门门额图案为祆教火坛。围屏石榻由11块石板构成,共刻绘56幅图案。

北朝

这三座均是北周时期墓葬,采用石椁葬。虽棺椁均为汉地葬俗,但材料选择石制则与中原传统葬式不同。安伽墓中发现的火坛图像,史君墓中的祆教画面,说明他们虽身处长安,却仍保留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比如史君墓石椁的殿堂式结构、安伽墓、康业墓人物服饰的汉化,都表明他们同时亦受到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从汉化程度上来看,康业墓最高、安伽墓次之,史君墓的汉化程度最低[4]。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2年收到由日本收藏家崛内纪良捐赠的北朝粟特人石堂(房屋形石椁),说明可能有更多北朝时期的粟特墓葬。遗憾的是,这座北朝石堂的出土地点及墓葬等讯息不明,所以无法了解墓主身份[5]

更多信息 名称, 年代 ...
Remove ads

隋唐

Thumb
虞弘墓出土的汉白玉浮雕石椁。

1980年代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陆续发现隋唐墓葬群,其中有六座属于粟特人史姓墓葬群,这里的粟特墓葬还出土有波斯银币和东罗马金币。另外,南塬上还有诸多中小型唐朝墓葬,其中唐M29中的两具人骨架,为男女合葬,经人骨鉴定,均为白种人[6]。1982年在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发现一座古墓,断定为北朝晚期至隋朝时期。[7][8][9][10][11]1999年在山西太原出土的虞弘墓有基本完整的墓志铭,墓主虞弘确定为来自中亚的高加索人种,但无法断定是否为粟特人,不过他曾经担任“检校萨保府”一职,与粟特人关系密切。

隋朝
更多信息 名称, 年代 ...
唐朝
更多信息 名称, 年代 ...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