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央广播电台

中華民國(臺灣)的國際廣播電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央廣播電臺
Remove ads

中央广播电台(简称央广,英语: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缩写:Rti)为中华民国政府捐助成立的国家广播电台,也是中华民国唯一专责向国际广播的电台,现以“台湾之音”做为台呼,每天以华语现代标准汉语)、台湾台语台湾客语粤语英语日语等14种语言代表中华民国对全球发声。

事实速览 财团法人中央广播电台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通称 ...
Remove ads
Thumb
央广正门
Thumb
央广总部(白色建物)位于圆山大饭店

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由时任监察院副院长陈果夫筹款成立,与中国广播公司系出同源,并开创了华人广播史上首次“现场直播连线”的先河;迁至台湾后,逐渐转型为专责对中国大陆、国际社会广播的国家公共媒体,依据法定任务及营运方针,央广在属性及定位上配合政府政策,宣扬台湾自由、民主、人权、多元文化等核心价值,以追求、捍卫中华民国国家利益为依归,代表中华民国向国际发声[1]

Remove ads

历史

中国大陆时期

1928年8月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或“央广”,暂定呼号为“XKM”)成立于南京市丁家桥,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大礼堂举行开播典礼,时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中正主持开播仪式并致辞:“为我们宣传总理三民主义,使之发扬光大。”

1931年7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届第150次常务会议通过央广改名为“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隶属于中央执行委员会。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犯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为了对日本人说明事件真相,央广开始对日本广播,是为中华民国国际广播之发轫。1932年8月2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届第35次常务会议核准修正《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组织条例》,其第1条规定:“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直接隶属于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Thumb
1945年中央广播电台碳粒式麦克风

1932年11月12日,中央广播电台将发射功率从50千瓦扩大为75千瓦,呼号改为“XGOA”,频率为660千赫,陈果夫主持开播仪式,以国语、粤语、厦门语与英语每日播出10小时[2]。1936年1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五届第二次中常会决议,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改名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隶属于中央执行委员会。1937年7月17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在中央广播电台麦克风前发表《庐山声明》。

中华民国抗日战争时,央广先后迁至汉口重庆播音,以“中央广播电台”(呼号为“XGOA”)对国内广播,以“国际广播电台”(呼号为“XGOY”)对国外广播。日军侵略中国时期,每次轰炸都以央广为主要目标,但是都未能得手;央广遂被日军称为“炸不死的重庆之蛙”、“重庆怪放送”[3][4]。对日抗战胜利后,央广迁回南京。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录音宣读《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蒋中正于当日在中央广播电台发表《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对全世界广播“以德报怨”的对日政策。

1945年,由本名林坤义林忠[5]台湾来接收台湾放送协会广播设备,并且出任中央广播电台台湾台的台长[6]

Thumb
蒋中正与李宗仁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副总统,蒋中正在中央广播电台麦克风前发表讲话

1947年,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为“中国广播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广)。1948年5月20日,蒋中正与李宗仁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副总统,蒋中正在中央广播电台麦克风前发表讲话。

1949年4月24日,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的留守人员决定改以“南京广播电台”的名义播音。上午9时许,南京中央台事实上的负责人、传音科科长蔡骧与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齐越通过电波通话,齐越代表北平方面要求南京方面留守人员保护电台设备,等待解放军接收,蔡骧及留守人员一一照办。上午11时许,由播音员蔡美娴(蔡骧的姐姐)播发了“南京解放”的消息。

1949年5月18日,南京广播电台更名为南京人民广播电台,1953年1月1日与苏南、苏北人民广播电台合并为江苏人民广播电台。

Remove ads

迁台至今

Thumb
1972年12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编印《共匪广播实录》第5778期
  • 1949年6月,因内战失利,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与中广一同随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至台湾。10月10日中广“海外广播部”以“自由中国之声Voice of Free China)”呼号对国际播音,最初仅以国语英语播音[7]。11月16日中广召开首次股东大会与首次董事会,承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业务;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正式走入历史[8]
  • 1951年5月,中广开始使用“中央广播电台――自由中国之声”呼号对中国大陆播音[9]
  • 1951年8月,中广成立“大陆广播组”,独立作业,负责编播对中国大陆播音的心理战节目;1954年5月20日,中广大陆广播组扩大为“大陆广播部[10]
  • 1965年,受中华民国政府委托,中广开始办理自由中国之声的海外广播业务,同时通过短波向中国大陆传送中广流行网中广新闻网的节目。
  • 1968年,音乐家刘德义应中广聘请策划成立央广专属合唱团“中央合唱团”,经常演出具时代意义之歌曲,并对中国大陆进行心战广播;1977年央广改组,中央合唱团解散[11][12]
  • 1972年7月1日,中广大陆广播部正式恢复央广建制。
  • 1974年7月,中央决议,央广为中央附属之大陆广播工作专业单位。1975年,中广与央广皆奉令改组为独立经营单位,总部皆仍设于广播电视大厦
  • 1979年,在中华民国政府支持下,中广以“亚洲之声(Voice of Asia)”为台呼,主要对亚洲地区播音,同时办理其它相关之海外广播业务。
  • 1980年7月,央广改隶中华民国国防部
  • 1981年9月,央广与美国家庭电台签署合作互播协议,央广通过家庭电台在北美地区播音。
  • 1991年5月1日,李登辉政府宣告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央广对中国大陆心战广播节目自是日0时起停播。
  • 1996年1月17日,立法院三读通过《财团法人中央广播电台设置条例》草案;同年2月5日公布,12月5日施行。《财团法人中央广播电台设置条例》中规定,中广海外广播部并入中央广播电台改名为“财团法人中央广播电台”(仍然简称“央广”,英文名称为“Central Broadcasting System”,缩写为“CBS”),当时的主管机关为行政院新闻局
  • 1997年12月31日,中广“自由中国之声”海外广播停播。
  • 1998年1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台北国际之声”正式开播,并承接原中广“自由中国之声”及“亚洲之声”之海外广播业务;以新台呼“CBS台北国际之声(Radio Taipei International)”对国际播音。但仍维持“亚洲之声”广播节目。
  • 2001年12月31日,“亚洲之声”海外广播停播。
  • 2002年1月1日,“亚洲之声”海外广播并入“CBS台北国际之声(Radio Taipei International)”。
  • 2003年1月1日起,央广台呼由“中央广播电台——台北国际之声”改为“中央广播电台——来自台湾的声音”,央广英语台呼则自同年7月1日起由“Radio Taipei International”改为“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缩写为“RTI”。
  • 2003年7月14日,央广董事长周天瑞宣布退出央广董事会且无意续任央广董事长,未来将重返《新新闻周刊》担任董事长。同日晚间,央广举行第三届第一次临时董事会,选出朱立熙朱台翔吴锦发张清溪为常务董事。
  • 2005年1月1日起,央广台呼正式启用“中央广播电台——台湾之音”这一现时名称。2月1日,央广停止缅甸语韩语阿拉伯语蒙语藏语广播,播出语种改为十三种。
  • 2005年9月,RTI台湾之音万维网繁简中文网站正式上线;12月,英、日、西、德、法、俄、印、泰、越等九种外语网站全数上线。
  • 2006年1月1日,RtiFM 印、泰、越语节目开播,央广与汉声电台合作,透过境内公营频道,服务国内新移民。
  • 2006年9月22日,第四届第一次董事会通过由郑优担任第四届央广董事长。
  • 2006年11月21日,第四届第三次董事会通过敦聘邵立中担任总台长。
  • 2007年底,开始规划台北总部数位摄影棚建置案,开启央广跨足影音制播新页。
  • 2008年8月1日,庆祝央广80周年暨改制10周年台庆,并创新启用“PDA及手机上网听央广”服务,为国内第一家提供手机广播服务的媒体。
  • 2008年10月1日,举行第四届第一次临时董事会,郑优董事长、邵立中总台长、张正霖副总台长于会上集体请辞。
  • 2008年10月22日,第四届第二次临时董事会通过聘任资深媒体人高惠宇为第四届董事长。
  • 2008年10月31日,第四届第三次临时董事会通过敦聘汪诞平接任央广总台长。
  • 2008年12月3日,央广首次与中国大陆《凤凰网》(所属公司为香港凤凰卫视)合作,向中国大陆播送对总统马英九的专访[13]
  • 2009年1月21日,央广数位摄影棚启用暨影音节目《央广高峰会》开播,行政院院长刘兆玄行政院新闻局局长苏俊宾、央广董事长高惠宇与央广总台长汪诞平共同主持典礼。
  • 2009年9月18日,第五届第一次董事会推选旷湘霞为央广第五届董事长。
  • 2010年6月8日,于嘉义国家广播文物馆举办“央广的天空‧台湾的骄傲~央广广播工程历年研发成果展”。
  • 2010年8月2日,启用“声音‧数位‧典藏~央广82周年台庆暨多媒体平台”。
  • 2010年12月11日,举办“百年铿锵‧声音纪事巡回特展”开展茶会。
  • 2011年4月6日,第五届第二次临时董事会通过总台长汪诞平请辞案,由副总台长樊祥麟升任总台长。
  • 2011年5月20日,董事会修改捐助章程、组织规程,明订董事长负责董事会会务,总台长统筹央广台务,确立总台长制。
  • 2011年8月1日,举办“网来全球:央广83周年台庆暨英语万维网启用茶会”,斯威士兰王国驻中华民国大使Njabuliso B. Gwebu、央广董事长张荣恭与央广总台长樊祥麟共同启用全新改版的央广英语万维网。
  • 2011年10月8日, 于自由广场民主大道举办“来自全球@祝福~让世界看见台湾”国际画作大型投影展,展出58个国家对台湾的祝福。
  • 2012年5月20日,行政院新闻局裁撤,央广改由文化部辅导。
  • 2012年7月9日,央广召开第五届第九次临时董事会,总台长樊祥麟请辞,李犹龙接任总台长。
  • 2013年元旦,“1557音乐互动网”开播。
  • 2013年3月18日,第六届董事会通过张荣恭连任董事长。
  • 2013年7月1日,“1422台湾台”开播。美国家庭电台因财务状况恶化,中止与央广长达33年之合作关系。
  • 2013年10月18日,获第48届广播金钟奖31项入围,创下国内广播史上单一广播电台入围项目最多之纪录,并获奖6项,刷新央广金钟得奖成绩。
  • 2014年4月1日,与台南市胜利之声广播公司合作,胜利之声每日播出6节央广制播新闻。
  • 2014年4月30日,李犹龙请辞总台长。
  • 2014年8月1日,聘赖祥蔚接任总台长。
  • 2015年2月28日,张荣恭届龄退休。
  • 2015年3月2日,第六届第六次董事会推选旷湘霞回任董事长。
  • 2016年9月16日,第七届第四次董事会推选路平(平路)担任董事长。旷湘霞同时请辞。
  • 2016年12月21日,第七届第五次董事会通过赖祥蔚总台长于12月31日离任,并聘邵立中回任总台长。
  • 2017年1月1日,邵立中回任总台长。
  • 2017年4月1日,原“音乐互动网”回复音乐网名称及无主持人全天播出歌曲音乐的型态,“1422台湾台”也停播。原频道改播亚洲语言网节目。
  • 2017年6月20日,中国大陆向国际广播协会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提出要求,希望以央广退出该会换取中国央视加入。央广以媒体自由平等真理的追求价值为主要诉求,避开政治争议,并强调“AIB不该为新会员的加入,而侵害或剥夺了原有会员的基本权益”,获得英、法、德、俄等国委员正面回应,保住会籍[14]
  • 2018年8月1日,组织架构调整;裁撤民雄和枋寮分台,分台整并结束。
  • 2019年1月31日,选出第8届董事会;路平连任董事长。邵立中卸任总台长。
  • 2019年3月,选出四方报创办人张正为新任总台长,8月1日上任[15]
  • 2019年10月10日,央广以15种语言同步转播蔡英文总统国庆演说与国庆大会[16]。隔年(2020)年初的总统大选、总统520就职、国庆典礼,央广亦进行多语直播。2021年4月9日,央广与知名主持人于美人合作进行现场多语直播大甲镇澜宫妈祖绕境[17][18][19]
  • 2020年5月,串联多家媒体与社运团体,发起寻找失去联系的第二位妈妈计划[20]
  • 2020年12月10日,办理央广韩语短波节目复播茶会,出席贵宾包含外交部亚太司司长曾瑞利、驻台北韩国代表部大使姜永勋及台韩两国友好人士。12月13日,睽违15年,央广韩语短波节目正式复播[21]
  • 2021年4月13日,央广缅甸文脸书粉丝专页“RtiMyanmar”正式上线,这也是台湾唯一由媒体设置的全缅甸文社群平台。央广缅甸语节目于2000年开播,2005年停播[22]
  • 2021年5月13日,央广重新开辟阿拉伯文脸书粉丝专页“Rti - راديو تايوان الدولي”。央广阿拉伯语节目于1950年开播,2005年停播[23]
  • 2021年7月1日,征召移工大使团,盼大使们藉社群媒体向母国现身说法、分享台湾经验[24]
  • 2021年9月30日,央广菲律宾文脸书粉丝专页“Rti Filipino”于国际翻译日正式上线[25]
  • 2021年11月18日,央广柬埔寨文脸书粉丝专页“RTI Cambodian”正式推出。这也是央广2021年继缅甸文、阿拉伯文、菲律宾文脸书粉专之后,设立的第4个语种粉专,让央广的多语服务扩增为18种[26]
  • 2022年1月30日,音乐网停播[27]
  • 2022年2月9日,央广第9届第一次董监事会召开,会中通过由财团法人文化台湾基金会董事赖秀如担任第9届董事长[28]
  • 2023年10月31日,媒体人张瑞昌接任总台长;11月1日上任[29]
Remove ads

组织

Thumb
央广1990年代版麦克风牌

中央广播电台组织架构如下:

  • 董事会:设董事15人,设置研究委员、执行秘书
  • 监事会
    • 监事5人
      • 总台长
        • 副总台长
          • 主任秘书
单位
  • 工程信息部:
    • 信息管理组
    • 网络媒体组
    • 工务组
    • 3个发射分台(淡水、口湖和褒忠)
  • 华语节目部:
    • 华语一组
    • 华语二组
  • 外语节目部
    • 亚洲语言组
    • 欧美语言组
  • 新闻部:
    • 主播组
    • 国内新闻组
    • 国际新闻组
    • 网络编辑组
  • 公共服务部:
    • 公关企划组
    • 合作推广组
    • 受众研调组
    • 数位行销组
    • 广播文资组
  • 行政管理部:
    • 人事组
    • 会计组
    • 总务组
    • 信息安全组
  • 央广学院
    • 综合规划组

现任董监事

更多信息 姓名, 备注 ...

※粗体为连任,斜体为随本职异动

Remove ads

现任主管

更多信息 姓名, 备注 ...

服务

短波广播

中央广播电台本部紧邻台北市地标之一的圆山大饭店,拥有华语网(含台语、客家语等国家语言)以及亚洲语、欧美语等广播网,每天以华语、台语客家语粤语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越南语泰语印尼语韩语等14种语言对全球发声,并自2021年起,增设缅甸语菲律宾语阿拉伯语高棉语脸书粉丝专页。每周总播出频率小时数逾2,200。主要报导台湾的新闻、民主历程、艺术人文、社会风貌、文化风俗及各项建设。台内拥有28间设备完善且各具规模的专业录音室及录播音设备。在三楼的文史馆中,展出从1928年建台迄今的各项历史文物、珍贵史料与世界各国听友的来函和纪念品。中央广播电台对全球播出的节目,透过全台各地所架设的微波站传送到淡水褒忠口湖等三个分台,分台输出功率是全台其他公民营电台总和的2.26倍。另外,央广还租用了多处海外发射台用于转播节目。电波有效涵盖台湾中南部地区、中国大陆地区及全球各大洲。

中央广播电台也长期对中国大陆广播,行销民主自由与人权,过去中国大陆听众对其台呼并不陌生—“中央广播电台,自由中国之声,在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发音”。过去借由美国援助的经费和技术支持,央广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对全世界播音网络,并可涵盖中国大陆全境[30]

在第一次政党轮替后,政治立场倾向台湾独立的民进党执政。据中央广播电台董事杨宪宏表示,2004年与时任总统陈水扁的一次对话,他鼓励民进党政府仍应积极关怀中国大陆人权、开展人权对话;并忧心台湾社会主流商、政界渐因商业、政治利益而噤声,若台湾不去累积两岸人权对话,台湾将失去和中国大陆交往中的真正谈判筹码。因而,陈水扁在一次国安会议决定“台湾必须关照中国的人权状况与民主发展”[31]。央广不但因此设置《为人民服务·杨宪宏时间》节目一周五天与中国大陆维权人士连线,并且接受关切中国大陆人权议题、同情法轮功立场的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委托,向中国大陆播送不受中共审查的新闻信息。

2013年4月传出央广近年来任务调整,可能终止对中国大陆短波广播。根据央广对大陆短波业务重要客户自由亚洲电台报导,2013年4月传出央广高层打算借由“重整分台发射台土地设施”以逐步全面取消短波广播业务,包括央广自制节目、代播,一概停止。部长龙应台周四在立法院备询时,说明了央广对中国大陆的播音政策。她说,对中国大陆的广播没有要喊停,反而是要加强和大陆的沟通。记者追问现有的短波广播和代播的时数会不会减少。龙应台表示这部分属于“技术问题”由央广自行规划,文化部只管政策。而政府的政策是:对大陆广播“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受影响的央广代播最大客户希望之声电台总裁曾勇则表示,有消息指出,缩减希望之声时段是来自中共北京当局通过国共两党的高层互访平台,向央广高层所提要求[32][33]。且2009年央广总台长汪诞平就曾承认中共当局方面试图介入,要求减少央广代播希望之声对中国大陆短波的时数。但在国内外压力下,央广维持续约[34][35]

关于短波的有效性,龙应台认为,传统的“短波广播”,容易“被屏蔽”,建议央广尝试开发新媒体,扩大接触面。不过曾勇则认为,以电台和互联网相比较,互联网使用的数据信号可能遭关闭;而短波无法有效关闭、渗透力极强,他认为短波广播的是对台湾本身的安全维护政策的一部分[32]无国界记者亚洲专家布罗赛尔认为,无线电广播仍然是世界各地很多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基于世界上很多人不识字或者无法使用互联网,无线电广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民主化,最受欢迎的媒体。能够接触到全球亿万民众的唯一途径就是无线电广播。”专家并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冷战后世界上最大的干扰国际广播节目的干扰者。[36]

2013年6月24日,传出台南天马分台在几天内面临拆除危机。中国大陆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在台湾国际记者会上表示,“在中国大陆目前,短波还是非常非常重要。尽管网络在不断的发展,但在广大的农村,短波还是有非常非常广大的市场。”“民众是听,但是很难像互联网一样跟外界沟通。那么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不足,可能使大家觉得短波在中国国内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其实,我的感受完全不是这样。即使有了网络的地方,短波和网络也是一个互补的关系,而不是一个说它可以完全替代的问题。”他在接受央广《为人民服务》节目专访时,也再次强调了央广短波广播对中国大陆的重要性,“让许多大陆维权者及学生们,感受到台湾与民主的存在。”“有清晰的参照对比,在民主制度下发生事情是怎样结果,他们生活环境中发生事情又是什么结果,整体的信息参照对比,短波起着重要作用。”[37][38]

2013年传出央广高层打算逐步全面取消已进行六十年的向中国大陆短波广播业务[32][33],并提前拆除两座由美国政府援助布署、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世界级短波设施台南天马分台云林虎尾定远分台,引发美国国会向马英九总统关切;央广于7月1日拆毁其中3组天线[39],被相关人士批评“自废武功”,引发美国方面及国际媒体的关注。[40][41][42]

Remove ads

节目

中央广播电台主要华语节目有:

  • 为人民服务”:主持人杨宪宏,节目内容提供主要新闻信息,周一至周五,每天与中国大陆维权、民主人士连线对话,对发生在台湾、大陆、国际的重大新闻事件做深入分析解读。
  • “世界大国民”:节目内容多元,涵盖全球的政治外交、财经以及科学文化等。
  • “两岸风云会”:主持人尹涵,主打两岸议题。
  • “音乐MIT”:Music in Taiwan,囊括台湾最新音乐信息、歌手专访和歌曲点播等内容,每周五公布“台湾之音龙虎榜”(听众上网票选),主持人为谭志薏、刘冠佑。
  • “RTI黄金剧场”:播送央广自己制作的广播剧,曾播放过《顺治皇帝》、《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人生想想剧场》等剧目。
  • “自由风”:节目内容系了解台湾的窗口,也是一条通往世界道路。

另曾有“央广音乐网”,2013年起开播,当时可透过MW1557kHz及RTI官网收听,2015年改称1557“音乐互动网”并于为每天17:00至01:00播出节目,曾由曾淑勤北原山猫周子寒张洛君等歌手担任主持人;覆盖台湾及中国大陆部分地区。2016年11月10日起改为网络广播频道只在央广网站线上播出,MW1557kHz每天17:00至次日01:00改为转播RTI华语网节目。2017年4月1日起回复原名且无主持人全天候播放歌曲音乐的型态。2022年1月30日宣布停播。

央广新闻节目名称为《央广主播台RTI NEWS》和《央广主播台-中国这一刻》,播出时间为6:30、12:00、19:00、23:00和0:00《中国这一刻》(平日);22:00(周末);平日2300整点和《中国这一刻》为15分钟。其他时段皆为半小时。《晨间新闻》为半小时,周末其他时段皆为15分钟。央广新闻主播组DJ和播报时段为:

  • 李自立(平日晚/夜间)
  • 陈怡君(兼组长,平日午间-后15分钟)
  • 陈子华(平日晚/夜间)
  • 张顺祥(平日晨/午间)
  • 张绪华王育伟(曾任中广主播)、(张绪华 - 平日晚/夜间;王育伟 - 平日晨/午间)
  • 周末由2位主播播报(轮班)

新闻部其他主管则有:

  • 杨雨青 - 记者兼国内新闻组长
  • 海青青 - 编译记者兼国际新闻组长

网站

中央广播电台万维网于2005年9月开通,目前以繁体中文、简体中文、英文、法文、西文、德文、俄文、日文、印尼文、泰文、越南文、韩文共12种文字提供新闻信息、节目快讯、主持人介绍以及节目随选收听服务内容,并以HTML5播放器即时线上收听各台节目(Live streaming),亦可透过随选音讯(AOD,Audio On Demand)收听节目。

2018年下半年央广完成重要的各语官方网站全面性改版,并建置多个主题式专题网页提供全球网友阅听。

2019年央广网站支援HTTP/2协定以提升效率,并增加Podcast XML功能,提供全球网友透过电脑软件或手机从官方网站订阅央广的多语Podcast节目。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