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仑 (台北市)

台北市地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崙 (臺北市)
Remove ads

中仑台湾台北市松山区中山区大安区交界处的一个地名。过去称为中仑庄,战后划入松山区,1990年行政区重划时,复兴南北路以西、纵贯铁路以南区域被并入中山大安邻近里别。

事实速览 表记, 汉字 ...

1946年中仑地区划有中仑、中正2里,后因应人口增长分出敦化、进安[a][1]、福成、中华[b]等里。

现行的台北市中仑次分区包含中仑、福成、敦化、中正、美仁、吉仁、复源、复建、复势9里[2]。相较于传统中仑,少了中华里;多了部分原属“顶东势”的复源、复建、复势、美仁、吉仁(东势店仔[3])等5里。

若以一般民众约定俗成的地缘区交界区分,中仑则指的是敦北商圈与民生社区以南、松山以西、东区与信义计划区以北、松江南京商圈以东所围成的狭长型区域,并以八德路、南京东路为主要商业活跃区。[4]

Remove ads

简介

台湾地名若有“仑”字,通常为平原上的小山丘或高地。中仑正是位于今台北市松山区中山区大安区间交接的小高地。

清代大加腊堡锡口街周边锡口十三庄之一的中仑庄(北接下埤头庄,西面朱厝仑庄上埤头庄,南邻大安庄,东为东势庄兴雅庄[5][6])。日治中期台北市成立,庄改制为不设町的郊区“大字”,中仑大安六张犁台北市设立时之东界[7],“台北基隆间纵贯道路”(今八德路)通过本区。

1950年代之前,中仑为台北市区与郊区的分界线,中仑以东多为农地,直至锡口(今饶河街一带)才会再出现商家。1970年代,中仑仍为许多长途客运的终点站,台湾省公路局亦于中仑设立总站。

1980年代,随着门牌号码长达一千多号的中正东路拓宽更名为八德路建国高架道路的兴建以及台北市铁路地下化,中仑以东成为台北闹区的一部分,中仑地名不再为人熟悉。再加上2000年台汽中仑车站撤站、台北捷运亦无同名车站,中仑之名更为人忽略。目前客运路线仅存新北客运1191路及国光客运1800路行驶基隆─中仑,而且仅后者有密集班次。

Remove ads

中仑区

日治末期至战后初期台北市曾分为61区,其中中仑区辖有中仑顶东势两个大字[8]。今日松山区中部的吉祥里即有几处以中仑为名的地点,如中仑高中、台湾银行中仑分行、第一银行中仑分行,实际上位于顶东势,并不在(松山区西侧)中仑的范围内。

交通

著名地标

Thumb
微风广场本馆
Thumb
敦北长城大楼

学校

公共设施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