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军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民国军服是中华民国建国以后,中华民国所属军队所使用的军服。由于中国境内派系、政权众多,以致于同时间存在各种不同的军服。1925年成立的国民革命军及行宪后的中华民国国军,其服制演变相当复杂,许多次关键改革并未有法律条文,其因碍于立法机构影响所致,所多关键性的服制改革仅透过行政命令修改,随后才整合归纳并修订新的服制条例。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3月20日) |

军阀时代
辛亥革命之后,各地的民国军阀穿着各自独自的军服。根据地域而有差距,不过受日本陆军军服影响比较强烈。特别是在军帽的形状、西服质料颜色等之表现上。
1927年至1945年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国民革命军陆军采用苏联式军服,北伐胜利后分别于1929年《陆军军常服暨军礼服暂行条例》《陆军军常服军礼服条例》、1930年公布《修正陆军军常服军礼服条例》逐步将国军服制完善。后接受德国的军事援助,约于1933年于中央嫡系部队率先更换新是的草黄色军服,后在1935年再度修订并颁布《陆军服制条例》,中央军部队大量采用钢盔和北欧式军帽。不过,并不是全国军队的制服都采用,根据各地部队军服的形状有时还保留着,直到抗战全面爆发后,各地派系出省抗战,才统一换上国军官方制定服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接受美国的军事援助,随后也受到了美军军服的影响,军服样式也有所改变。
Remove ads
2007年后
中华民国96年(2007年)11月7日总统华总一义字第09600147261号令公布施行之陆海空军服制条例,规定了现行陆海空军军人服制。[1][2]
-
中华民国陆军仪队(台北市忠烈祠) -
中华民国海军仪队 -
中华民国空军仪队 -
陆军新式单兵战斗装备展示(2017年3月3日) -
着陆军新式单兵战斗装备的将官(莫又铭中将) -
着陆军迷彩服的将官(季连成中将) -
着陆军迷彩服的陆军步兵302旅上校旅长 -
着陆军迷彩服的陆军上士 -
着陆军女用军常服的将官(陈育琳少将) -
着陆军军常服的士官(庄起瑞一等士官长) -
著海军丙式军便服的将官(黄曙光二级上将) -
著海军冬季军常服的将官(陈永康上将) -
著海军冬季军常服的官兵(2017年3月22日)
-
著海军夏季乙式军便服的士官长(2014年)
-
著海军夏季甲式军常服的将官(高广圻二级上将) -
著海军夏季乙式军常服的将官(蒲泽春二级上将) -
著空军军常服的将官(沈一鸣二级上将军衔) -
著空军飞行服的将官(柳惠千少将) -
著空军甲式军便服的将官(严明二级上将) -
著宪兵甲式军常服的将官(李翔宙中将) -
著海军陆战队军便服的将官(潘进隆中将) -
著海军陆战队军便服的将官(陈子凤中将) -
2014年黄埔建军九十周年纪念大会,陆军人才募集摊位前两名著用新式数位迷彩服的士兵
-
宪兵特勤队队员 -
着迷彩服的陆军官兵 -
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潜水装备 -
中华民国宪兵著甲种服执勤 -
着陆军甲式军便服
中华民国陆军装甲兵上士 -
国防部于2016年至2017年试办为完成基地训练且合格的志愿役官兵军常服左袖增加荣誉袖带,最多绣上四条袖带。但最终并未正式实行。
陆军与宪兵一等士官长、中校以上高级军官之帽饰(宪兵帽檐底色为棕色)
海军军官、士官长大盘帽帽徽(上士大盘帽的帽徽为蓝边椭圆形无嘉禾)
海军陆战队军官大盘帽帽徽(士官大盘帽的嘉禾则为银色,士兵大盘帽的帽徽为金边椭圆形无嘉禾)
海军陆战队一等士官长、中校以上高级军官之帽饰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