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结庄

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结庄台湾日治时期1920年10月至1945年10月间存在之行政区,辖属台北州罗东郡。今宜兰县五结乡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行政区划

五结庄在清治时期及日治时期初期原属二结堡茅仔藔堡利泽简堡的庄,在1896年6月23日隶属台北县宜兰支厅,在1897年6月10日隶属宜兰厅。1898年6月28日,隶属“罗东辨务署[1];同年7月15日,利泽简堡改隶新设的“罗东辨务署利泽简支署”[2]。1899年3月18日,宜兰辨务署所辖民壮围堡“东雾罕庄”改隶罗东辨务署[3]。1900年10月1日,宜兰厅分支机构“办务署”改为“出张所”;同年12月17日,宜兰厅实施街庄整并,五结地区整并为以下19庄;[4]

  • 二结堡:顶五结庄、下五结庄、顶三结庄、下三结庄、二结庄、四结庄
  • 茅仔藔堡:大埔庄、鐤撖社庄、松仔脚庄、四百名庄、一百甲庄、中一结庄、中二结庄、茅仔藔庄
  • 利泽简堡:五十二甲庄、利泽简庄、成兴庄、顶清水庄、下清水庄[5]

1901年1月11日,宜兰厅的区管辖范围调整,五结地区划分为第11、12、13区[6];同年11月11日,宜兰厅改设头围、罗东、叭哩沙支厅,五结地区隶属“罗东支厅”[7]。1903年5月1日,五结地区改编为第15、14、13区[8]。1905年7月6日,区的名称由数字改为地名[9]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前述19庄合并为台北州罗东郡“五结庄”,辖域内分为中一结中二结二结顶三结下三结四结顶五结下五结大埔鐤撖社松子脚四百名一百甲茅子寮五十二甲利泽简成兴顶清水下清水十九个大字

  • 顶五结大字下有“顶五结”、“扫笏社”小字名
  • 利泽简大字下有“利泽简”、“下福”小字名
  • 下清水大字下有“宝斗厝”、“埤子尾”小字名
  • 顶清水大字下有“加礼宛”、“清水”、“流流”、“新店”、“婆罗辛子宛”、“社尾”小字名[10]

二战后,五结庄在1946年改为台北县罗东区五结乡,在1950年改为宜兰县五结乡。

更多信息 原街庄[4], 1901年[6] ...
Remove ads

庄长

  • 蔡士添:1920年至1927年(原任利泽简区长)
  • 林维:1928年至1937年
  • 上冈弥三郎:1938年至1945年(原任冬山庄长)[11]

人口

设施

  • 五结庄役场
  • 五结公学校→五结国民学校(今五结国小
  • 二结公学校→二结国民学校(今学进国小
  • 茅子寮公学校→清水国民学校(今孝威国小
  • 利泽简公学校→利泽简国民学校(今利泽国小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