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仁德滞洪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仁德滞洪池又称华医湖、仁德之心,是位在台湾台南市仁德区仁德交流道旁的滞洪池[1][2]。该滞洪池是因为三爷宫溪流域容易淹水而辟建,分成北池与南池,总蓄水量超过52万立方米[1]。

沿革

仁德滞洪池所在地为古鲫鱼潭的一部分,地势较为低漥[3],三爷宫溪则为二仁溪主要支流,集水区包含永康、仁德、归仁、台南交流道特定区等五个城市规划区[4],都市化程度高[5];又区域排水路坡降平缓、两岸土地开发限制,使排水系统难以宣泄暴雨[5],故经济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花费7700万元于此辟建滞洪池[6],2013年启用,其后移交台南市政府管理,市政府也规划设置两座水质净化场[4]。
2015年时市政府与中华医事科技大学签约,由该校认养滞洪池环境绿美化,同年4月11日举行植树仪式,栽植约500株的洋红风铃木,每年3至4月开花[7]。该校也规划将滞洪池作为独木舟运动训练基地,同年9月该校董事长徐国润、校长曾信超、运动健康与休闲系学生划船进入滞洪池施放一千两百多尾的孔雀鱼、大肚鱼、吴郭鱼、土虱,希望生物防治登革热[8];11月8日在滞洪池举行创意划船竞赛,并将滞洪池命名为“华医湖”,庆祝该校47周年校庆[9]。
2017年5月,台南市议会工务委员会至中华医大视察,校长曾信超以滞洪池将成景点、该校师生及邻近厂商住户交通壅塞、事故频传为由,希望胜利路向西延伸至文华路三段。市政府工务局长苏金安表示此路之困难处在于跨越中山高及三爷宫溪,研拟分阶段辟建,待城市规划通过就会向内政部营建署整取兴建[10]。
2017年7月30、31日降下大豪雨,仁德滞洪池蓄水量达到上限,紧邻的中华医大一带也淹水严重[11],校长曾信超表示滞洪池对防洪调节有帮助,但仍建议加高三爷溪两侧的防水堤岸、加大加深滞洪池[12];2018年降雨量大幅减少[注 1],4月底时仁德滞洪池干涸见底[1]。
2020年,市政府水利局向水利署争取前瞻水环境计划经费4000万元,办理“仁德之心─滞(蓄)洪池景观营造计划”工程[注 2],同年6月8日开工[3]。景观营造工程主要集中在北池周边,内容包含人车分道的环湖步道、万代桥水净场的绿篱迷宫、涂库仔排水近180株的花旗木廊道、岸边的亲水平台与闸门立面美化、生态保护及解说设施等等[2][3],2021年1月完工[6]。市政府曾规划于此设置太阳能光电板,遭到市议员杜素吟以“胜利路延伸段高架道路正在规划、光电板将破坏俯瞰景观”理由反对[13]。2021年经营建署全额补助1亿280万元、中华医大无偿提供200平方米校地,水利局于滞洪池对面新建崁脚抽水站,希望改善周边淹水问题[14]。
Remove ads
建筑
仁德滞洪池分为南、北两池,南池约17公顷、北池约7公顷[6],总面积约24公顷[4]。蓄水采自然溢流方式,出流则以自动闸门控制启闭[4]。此外池底并留设深槽区,理论上平时无蓄纳洪水时,仍可维持一定常水位[4]。
而根据第六河川局的概算,南池可蓄纳三爷宫溪洪水体积约49.66万立方米,削减三爷溪排水洪峰量40cms;北池可蓄纳涂库仔排水洪水体积约13.36万立方米,削减涂库仔排水洪峰量2cms[4]。
图片
-
y在北池与南池之间的涂库仔排水
-
在北池北边的万代桥水净场
注释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