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以倭代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以倭代华[1][2]是一个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术语,指以日本文化和事物替代中华文化。在传统建筑方面,使用日式建筑外观、构件、内部装饰呈现中式建筑[1],特别是唐朝建筑[3][4]:123(以倭代唐[5]),成为近年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常见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舆论对此持批评态度[1][3][5][2]。

“唐朝文化在日本”的争议
历史上,同处汉字文化圈的日本、朝鲜半岛、越南有小中华思想。晚清时期,日本学者提出“崖山之后无中国”,更对中国文化、历史学有深远影响。有作者认为,日本借“崖山之后无中国”敌视清朝,“认为中华文化在日本才是正统,已有几百年历史。”[6]:168对中华文化或唐朝文化在日本的观点,或有中国学者赞同。教育家、作家蒋梦麟在自传《西潮》中写道,“唐代文化中许多可贵的成分,其中包括从西域输入的印度文化与从伊兰民族间接输入的希腊文化[a],在中国因千余年来历经异族侵略,已逐渐衰落,但在日本却被保留下来了。唐代的舞蹈、音乐、美术、习俗、语音和尚武精神,都还留在日本。如果你想了解一点唐代文化,你最好还是到日本去一趟。日本以唐代文化为基础[……]到了咸同之间,明治维新,以儒家经世之学与西洋近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接引,遂在短短数十年里成为史无前例的东西两洋文化的大结合,而致日本于盛强之境。并予文化祖国的中国以极大的鼓励与兴奋。”以他一辈的中国青年“都奉日本为师,希望日本反哺文化之母鸟而帮助中国复兴。”但因“日本秉国的军阀”错误,终成历史悲剧。[7]:211—212
1949年两岸分治后,两岸三地各自发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关系更持持否定态度。或说“唐朝文化在日本,明朝文化在韩国,民国文化在台湾”[6]:168,或说“唐宋文化在日本”[1]。至今,在中国大陆文化领域,仍普遍存在日本完好的保留了唐朝文化、中华文化的观点[b][1]。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韩昇、2020年刊登的文章,“不只是日本,中国古代精神文化世界的许多方面,也许也要通过日本保存的古代文物得到复原或者证明”[8]。而民众或有使用日本事物就是在宣扬中华文化的观点[1]。
对于“唐朝文化在日本”之类的观点,有作者定义为“一种大众想象”[9]。有作者认为,这与自清末以来中国人文化不自信、日本文化强势输出、现代中国人对于自身文化太过陌生等多种原因相关[1]。反对者或以“文化电冰箱”反讽“唐朝文化在日本,明朝文化在韩国”[10],因为此类观点否认了日本文化、韩国文化受中华文化影响之余,亦有自身特点和发展。如蒋梦麟在《西潮》中所述,“日本在培利上将抵达以前,只是中国大陆文化的一支而且是很单纯的一支。自从这位海军上将来过以后,日本就变为中西文化的混合体了。”[7]:211
Remove ads
20世纪初,日本与西方学者曾对中国古建筑遗存进行长达20多年的大规模基础调查,没有发现唐代建筑[11]。日本学界有“中国境内没有唐代古建,要想看唐代古建必须要到日本的奈良”的观点[12]。日本建筑史学者关野贞在1929年时宣称:“中国全境内木质遗物的存在,缺乏得令人失望。实际说来,中国和朝鲜一千岁的木料建造物,一个亦没有。而日本却有三十多所一千至一千三百年的建筑物[11]。”至1930年代以前,学界论及中国宋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实例,以日本奈良(平城京)唐招提寺金堂和法隆寺五重塔为例,没有中国的实例[13]:4。
经过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古建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的努力,于1937年6月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发现其东大殿为唐代木构建筑[12]。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纪玉堂,这四位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正式确认佛光寺东大殿是唐代建筑。日本学者在1922年考察过佛光寺,但未发现是唐代建筑[11]。其后,中国方面又陆续在山西发现三座的唐代木构建筑,合称“四大唐代古建”[12]。
进入21世纪,仍有作者认为日本奈良(平城京)古建为唐代建筑代表,更可代表唐朝文化。《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3年的文章,“在现今的中国西安,曾饮誉世界的大唐都城长安的影子已依稀难辨。[……]然而在日本古都奈良,竟鲜活地保存着中国已逝去的历史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奈良还好似一面镜子,不仅映照着日本文明发展的轨迹,还折射出中国大唐盛世的历史风貌。”[14]有作者将奈良唐招提寺金堂与山西佛光寺东大殿进行比较,指两者建筑尺度、视觉效果完全不同。而唐招提寺“是日本现存比较早的唐代建筑了,后来的很多日本建筑,其祖型来自南宋江南地区,与唐代风气距离更远。[9]”
Remove ads
2000年代以来的文化替代

2000年代以来,两岸三地的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中,对日本文化颇为推崇。仅与旅游宣传相关的统计,中国大陆62个城市拥有“小京都”,61个城市拥有“小镰仓”,59个城市拥有“小奈良”[15]。而使用日式事物(建筑)替代唐朝事物(建筑)、中式建筑亦是影视制作行业的常见现象[16][4]:123—124。
两岸三地的影视制作在服化道方面,常见以和式替代中式物品,即使是以高度还原历史细节著称的作品,如2005年电影《无极》,里面雪国人的发型和衣服,使用古坟时代男性发型和衣服。里面王城审判场景中大臣的发型,使用江户时代男性的发型。2019年出品、唐朝长安城背景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仍然受到诸如灯笼、扇子等更偏‘和式’而非正宗唐制等诟病,但单就历史还原度,尤其是器物与制度的时代性来说,《长安十二时辰》在目下这些电视剧当中着实堪称已臻极致”[16]。2017年电视剧《赢天下》发布女主角范冰冰的角色海报,秦朝女子巴清穿着日本平安时代的垂缨冠和狩衣,亦在剧中穿着十二单。2021年电视剧《风起洛阳》中,咏梅饰演的武则天素衣披发,使用平安时代妃子造型[2]。2022年播出的网络剧《梦华录》所展现的宋代点心——果子,引发了近期电商平台上果子等传统中式糕点的热卖。但“无论是从形状还是制作手法,《梦华录》剧中的果子与日本和菓子颇为相似”[17]。或被称为“结合了和菓子式样的当代网红点心”[18]。
2022年陆续开播的网络剧《我叫刘金凤》、《星汉灿烂》在服饰方面相继引发“倭风”的争议[19]。网络剧《我叫刘金凤》虽是架空背景,但各类角色或穿着和服,或服装上体现和服元素,引发网络舆论不满[2]。2022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召开以“弘扬新风正气,推出更多展现新时代精神气象的优秀电视剧”为主题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在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古装剧美术要真实还原所涉历史时期的建筑、服装、服饰、化妆等基本风格样貌,不要随意化用、跟风模仿外国风格样式[19]。
影视剧置景,使日式建筑替代中式建筑是常见现象。1993年徐克导演的香港电影《青蛇》中,使用日本京都桂离宫的“书院造”样式建筑[20]。2012年,台湾导演侯孝贤执导、晚唐背景的电影《刺客聂隐娘》在日本取景[4]:123—124。在京都大觉寺、东福寺、清凉寺、平安神宫进行拍摄[21]。2015年8月27日,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编剧史航在新浪微博发文,“实在是日本将唐代文化保存得太好,好到让我们这些唐人子孙子汗颜。立足京都寺庙,很快会有时空错置感,真以为自己回到了唐代。[……]”[10]该评论来自电影编剧谢海盟。谢海盟引述另一位编剧阿城的表达,“眼下要找唐代文化,只有往日本去。”[b]有研究者指出,电影表现了更为简化、朴素的日式建筑,与唐代建筑风格区别明显[4]:123—124。电影中的建筑细部做法,包括齐头昂、角部平行椽、格子窗、长押、寻杖上翘的绞角出头等等,都不是唐代建筑的典型做法[10]。有作者认为,电影制作者屈从了“日本保留了更多的唐代文化”的“大众想象”,电影又在“客观上强化了这种想象”[9]。或从电影制作的角度出发,“大概是因为日本古建群内的园林景观,确实比主要遗存在中国北方的真正的唐代古建茂密精致的多,更符合创作者对于整体风格的期望”。同时,寺庙周围“没有高楼这类的破坏环境风貌的构筑物,剧组可以省去很多后期制作的精力[10]。”
2016年,陈凯歌执导电影《妖猫传》时,剧组湖北襄阳建造了“唐城”,做为拍摄基地。所建筑的唐代建筑在构建上采用日式构件。如“唐城”中宫殿屋顶的金色鸱尾,与日本奈良东大寺屋顶鸱尾相同,但与唐朝鸱吻不符[4]:123—124。有屋顶使用了唐破风,中国唐宋画作虽有类似描绘,但这是日式传统建筑模式。片中胡月楼的主入口开在山墙面,是中国少见、日本常见的建筑模式,建筑装饰类似京都二条城的风格。唐城所存在的问题,亦是中国大陆影视拍摄基地常见现象[10]。
枯山水是日式园林的典型形态。2010年,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中,虽然电影背景是中国的春秋时代,但依然使用枯山水布景[22]。2015年电视剧《太子妃升职记》、2019年电视剧《陈情令》、2021年电视剧《斛珠夫人》都是使用枯山水置景的典型。在中国古装剧滥用枯山水、金鸱吻的背景下,豆瓣网友吐槽枯山水曾引发网络热议。同时有作者指出“许多古装剧只是在庭院里铺满白砂石,没有礁石、波浪纹等布置,并非典型枯山水[20]”。
除影视剧外,浙江省宁海县的广德寺因使用唐破风、枯山水、日式内部装潢曾引起争议[1]。2021年年中,广州市的南汉二陵博物馆庭院设计因形似枯山水引发争议[5]。7月中旬,项目设计单位列出庭院建筑与枯山水的不同之处,强调并非枯山水[23]。2021年8月下旬,在辽宁省大连市开业运营的盛唐·小京都项目,是以日式建筑代替唐代建筑,并引发争议的旅游景点。大连市人民政府官网新闻稿指该项目以“日本京都二年坂、三年坂及京都地区商业(区)为蓝本,展现唐代和日本建筑风格交汇融合的古镇风貌”。项目业主在宣传时亦将京都等同唐朝洛阳城,“把繁华京都搬到大连”即是“把千年盛唐拉回眼前”[3]。
Remove ads
备注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