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伍渭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伍渭文牧师(Rev. Dr. Andrew Wai-Man NG,1949年—),基督教牧师及学者,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任期最长的校牧(2000-2013),亦是崇基学院神学院客座副教授。

事实速览 伍渭文, 性别 ...

简历

伍渭文1949年生于香港,中学毕业后,入读香港浸会学院传理学系,后转至历史地理系,1972年取得史地文凭,毕业后当了三年中学老师。1975年入读中国神学研究院,是该院的第一届学生,1978年取得道学硕士学位,并被中神选派到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市圣约神学院(Covenant Theological Seminary)留学(当时只有两名同学被选中,另一位是去牛津大学留学的温伟耀)。1982年取得神学硕士学位后,继续到圣路易市的协同神学院(Concordia Seminary)深造,主修历史神学,1985年取得神学博士学位后返回香港。[1][2]

1989年“六四事件”后,伍氏应赵天恩牧师邀请到台湾淡水台北基督学院教授圣经伦理学兼任校牧。在周未和周日任台北礼贤会的牧养工作。1991年11月至1992年6月,伍氏为香港宣教会恩磐堂义务堂主任。[3] 1993年,伍氏兼任香港崇真会深水埗堂主任牧师,同时在中国神学研究院任教。1995年,伍氏首次获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邀请出任校牧,因其所属教会崇真会的事工需要,他婉拒了邀请。1996年1月,伍氏应邀到香港信义宗神学院任教实践教牧科。1999年7月,伍氏辞去深水埗崇真堂的牧养工作,专心神学教育。[2]

2000年,伍氏第二次获崇基学院邀请出任校牧,崇真会派遣伍氏加入崇基学院校牧室担任校牧。[4]任内伍氏曾联同港台华人大学牧协会组成“中国基督教大学寻根团”,又开始了学院的双年“基督教文化节”以及“周一心灵绿洲”音乐会。本来崇基学院的主日崇拜会在大学暑假期间暂停,伍氏将之改革,使主日崇拜成为全年恒常举行的聚会,参与人数由初期的二、三十人扩展至2013年的三百人。[5]

伍氏是《路德文集》中文翻译出版的首倡者之一,并担任《路德文集第一卷》及《路德文集第二卷》中文版的海外总主编。[6] 2004年,伍氏获选为“华人大学院校校牧协会”会长。[7]

2013年,伍氏从崇基学院校牧一职退休。[8] 之后担任崇基学院神学院的客座副教授,教授科目包括:马丁路德研究、崇拜礼仪学、讲道学。[9] 2017年5月,伍氏获香港政府委任为“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委员。[10]

Remove ads

家庭

伍渭文于1974年5月于圣安德烈堂举行婚礼,妻子Joy早年毕业于播道神学院,曾任九龙塘宣道小学的宗教主任及丽泽中学的圣经科老师。二人育有二子,都在美国生活。

著作

  • 伍渭文(2025):《赐我众山的力量》。香港: 突破出版社。ISBN 9789888846276
  • NG Wai Man(2024):"Leisure Beyond On Shan". Everyone Press Ltd. ISBN 9789887609520.
  • 伍渭文(2013):《悠然见鞍山》。香港:亮光文化有限公司。ISBN 9789888249275
  • 伍渭文(编)(2003):《路德文集第一卷 : 改革文献I》。香港:香港路德会文字部。ISBN 9789623941259
  • 伍渭文(编)(2004):《路德文集第二卷 : 改革文献II》。香港:香港路德会文字部。ISBN 9789623941273
  • 冯兆成、刘进图、陈家富、袁天佑、戴耀廷、雷竞业、郭鸿标、冯炜文、黄国维、潘信超、伍渭文、张宝珠、陈竞(2016):《废掉冤仇寻求和睦:天国子民复和的信仰》。香港:突破。ISBN 9789888392100

学术文章

  1. 〈基督福音的奥秘〉,《基督福音的奥秘》(圣乐与崇拜研讨会(第二届)文集)。香港,圣乐促进会有限公司,2018,页23-45。
  2. 〈以基督为中心的崇拜牧养〉,《朝向更丰盛的崇拜牧养》(圣乐与崇拜研讨会(第一届)文集)。香港:圣乐促进会有限公司,2017,页5-18。
  3. "The Chapel and the Chaplain: A Theological Reflection on the Role of the College Chaplain." in Theology and Life (信仰与生活), no. 27 (2004): 231-242.
  4. "The Distinctive of Lutheran Theological Education: A Theological Reflection." in Theology and Life (信仰与生活), no. 23 (2000): 189-199.
  5. "'For Thy Is the Kingdom, the Power and Glory, For Ever. Amen': An Interpretation in Liturgiology." in Theology and Life (信仰与生活), no. 22 (1999): 51-61.
  6. 〈迦克墩的智慧--别而不离〉,《神学与生活》,第23期(2000年)。
  7. 〈回应梁家麟少数派与少数主义心态〉,《建道学刊》,第12期(1999年)。
  8. 〈失乐园的逆转:崇拜礼仪的属灵操练〉,《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第21期(1996年7月),页45-63。
  9. 〈信义宗的圣灵观〉,陈若愚主编:《圣灵工作的神学课题》(香港:卓越书楼,1996)。183-199。
  10. 〈崇拜与圣经〉,吴罗瑜、许志贤主编:《你所念的你明白吗?-神话语的诠释》。香港:天道书楼,1989。217-229。
  11. 〈初期教会信徒皆祭司的观念(下)〉,《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第4期(1988年1月),页30-51。
  12. 〈初期教会信徒皆祭司的观念(上)〉,《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第3期(1987年7月),页39-55。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