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伯特利中学

香港元朗的基督教津貼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伯特利中學
Remove ads

伯特利中学(英语:Bethel High School)是位于香港新界元朗锦绣花园的一所中学。该校于1922年在中华民国上海创校,后于1950年在迁校到香港

事实速览 伯特利中学 Bethel High School, 地址 ...
Thumb
校舍西南面
Thumb
攸壆路望向校舍

历史

创校人是石美玉女士和美国宣教士胡遵理女士(Jennie V. Hughes)。抗战胜利后,他们把上海伯特利教会事工迁移到香港去,成为伯特利神学院,并设中学部。1950年在九龙城嘉林边道伯特利神学院旁自建校舍,曾于1974年借出校舍予香港电台拍摄《狮子山下》〈父亲的西装〉一集。伯特利中学在1982年转为政府津贴中学,后于1989年配合香港发展迁往元朗锦绣花园继续办学,而校舍由有利建筑承建。直至1993年伯特利中学完全迁入元朗新校舍,现院址内有伯特利神学院和美玉堂。学校分为慈光、荣光、恩光、美光四社。

事件

要学生上堂去厕所要填表格惹各界批评

2016年11月4日开始,元朗的伯特利中学执行一个新政策,要学生上堂去厕所的话就都要填表格申请,当中包括学生姓名、课室位置及出入时间。填写完毕后,要交由老师签名作实。学生拿着通知书往厕所,需将通知书交予厕所当值人员作为证明,返回课室后,亦需将另一份通知书交予老师保存。以及校方将全校厕所门全锁,只开一男一女洗手间供全校学生使用,更要等埋校工开厕所门。此个政策刚开始推出就受到好多人批评,例如被人指是“反智教育”,更令到学校的老师及学生非常不满。[2]

有“亲子王国”的人质疑校方做法唔恰当、违反人权。[3]有学生认为个校方的行为很变态。有校工指个政策令他们的工作量大增。立法会教育界议员叶建源指,校方要求学生上堂去厕所要填form,可能有损学生的健康。同时,填表过程涉及大量管理同行政工作,变相令老师工作量增加,师生亦会对呢个做法有唔同意见,容易产生矛盾。[4]

元朗伯特利中学校长吴钊美话新政策之目的是“营造安全及有秩序的学习环境”。吴钊美又强调“学校实施新措施之后,学生上堂期间去厕所的情况大减”。[5]

历任校长

  1. 蓝如溪院长(1950-1973)
  2. 莫子奋先生(1973-1982)
  3. 林汉伟先生(1982-2007)
  4. 谢洁芳女士(2007-2009)
  5. 吴钊美女士(2009-2019)
  6. 陈家辉先生(2019-2023)[6]
  7. 蔡国荣先生(署任,2023-2024)
  8. 赖珮贤女士(2024-现在)

著名/杰出校友

商界
教育界
演艺、传媒及文化界
  • 毛俊辉BBS(1964年中六[23]):前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24]
  • 车淑梅MH(1976年中五):著名电台节目主持[9]
  • 徐少骅(1981年中七):香港著名记者、编辑、电台主持、壹周刊前副总编辑[9][25]
  • 徐㴓乔(Asha Cuthbert):香港女演员[26]
  • 琴思钢(庄礼道)(1959年入读;1963年离校):泰国现代主义小说家
  • 吴尧尧(仙乐都)(1998年中五):香港女艺人[注 1]
  • 张圭阳(1973年中五):香港电台中文台新闻及时事总监兼普通话台节目总监、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副主席[9]
宗教及医学界
  • 禇永华(1966年中五):香港神学院院长[27]
  • 吴宗文:播道会港福堂主任牧师
  • 陈振威:美国斐市凯撒医院副院长兼心脏科主任及加州大学三潘市医学院副教授
  • 计志文:中国著名布道家、中国布道会创办人
  • 叶万寿:香港资深心理辅导员、心自宽团队创立人
  • 曾永华:前舂坎角慈氏护养院行政总监[28]
其他
  • 吴国伟(1976年中五)[9]香港科学馆馆长(特别项目)[14]
  • 张锦德:香港大学运动中心资讯科技与传讯主任、前亚洲电视官方网站程式设计员、HKTV选战特约艺员、2007年区议会选举(旧墟及太湖选区)候选人
  • 吴颂兰(2004年中七):前香港艺术体操代表队教练[29]
  • 王国清(1974年中五):香港救世军社区关系总监[9]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