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朗

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主要區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元朗map
Remove ads

元朗(英语:Yuen Long),根据《新安县志》或其他古地图最先是写作圆蓢,然后变成元塱,再变成今日的写法。“圆”是完整、丰满的意思,“塱”则是开朗的土地或是高起之江岸。[1]元朗是指给左起凹头蚝壳山,右至屯门的大头山的一连串山丘,像一个圆圈地围绕着的平地,从字面上推测,古时元朗是一块水源充足的沼泽低地。

事实速览 元朗, 行政区 ...
Thumb
十八乡一带的货柜场及低密度房屋

气候

更多信息 元朗 (1992-2012), 月份 ...
Remove ads

历史

元朗自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不过现有的原居民大族主要为北宋时期南移的邓氏(现时分布在屏山、厦村及锦田一带)及南宋文天祥堂弟文天瑞后裔的文氏(现时分布在新田及落马洲一带),亦有部分其他姓氏的原居民。其中北宋南下的是江西吉水人,是香港元朗区香港新界邓氏的四世祖。而香港新界文氏始祖文天瑞是文天祥的堂弟,七世祖文世歌从屯门迁至新田立村,是江西吉安人。

元朗居民过去主要以务农为生,亦有渔业和生产珍珠[1]元朗过去盛产稻米,当地生产的“元朗丝苗”曾是香港人最爱的米食,主要供应上水沙头角,甚至远销至南洋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南头一带发生饥民抢米暴动,众多乡绅请求在当地建。因此明朝政府于万历元年从东莞县划出56里、7,608户,共33,791人,成立新安县,县治设在南头。自此由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起,到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元朗地区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此前清初为对付郑成功而实施的海禁迁界政策一度使元朗变得荒凉。[1]

古时疍家(水上人)在元朗山贝河上游,大旗岭一棵大树旁边建一小庙,以祭祀天后;这就是今天十八乡大旗岭大树下天后庙的起源。由于该庙居于一棵方圆数百尺、浓荫蔽日的大树之下,故得此名,古时疍家渔船从横洲一带沿河直入,经过蜿蜒的山贝河,小艇可以达到今大树下的位置。大树下天后庙曾多次重修:清朝咸丰光绪时和1962年台风温黛袭港后各大修一次。大树西面是蛋家湾,本是一片广阔的沙滩;而东面是蛋家埔。后来由于人口和商业活动增多,元朗旧墟的前身大桥墩墟在下游成立。《新安县志》中清楚纪录“大桥墩墟:附峰 圆蓢”。[1]

关于元朗墟的历史,请参见元朗墟

Remove ads

地理

元朗位于香港新界的西北部,香港市区之西北方距离约20至25公里,深圳后海湾以南的一片广阔平原。元朗(以元朗市为主)是元朗平原的主要部分,大致位于山贝河沿岸的已建区,西北面是天水围流浮山,西接屏山洪水桥厦村,西南达屯门区,南抵十八乡大棠一带,东南靠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大榄郊野公园的山谷,东临锦田八乡,东北往上水方向可达新田米埔锦绣花园落马洲,北面则是横洲南生围一带渔塘和湿地。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有七成土地是山地丘陵,不过元朗则有一片广阔的平原,得天独厚。

对外交通

由于地理上的阻隔,过去由元朗来往九龙市区,一是取道狭窄的青山公路,绕经屯门深井荃湾;二是取道荃锦公路,从八乡蜿蜒越过大帽山,当年从元朗来往市区好比长征,行车时间以小时计;至1980年代,屯门公路全线通车,仍不免要绕经屯门。踏入1990年代初,因屯门公路经常挤塞,而荃湾路西九龙走廊红磡海底隧道的挤塞亦不遑多让;前往市区的一条相对畅通的路径,就是取道新田公路粉岭公路吐露港公路再过狮子山隧道大老山隧道 ,全程绕经新界东的上水大埔沙田,路途遥远,行车时间仍需逾一小时。

直到1998年5月,三号干线正式通车,再配合汀九桥西九龙公路西区海底隧道,来往九龙、港岛和香港国际机场的路程大大缩短,巴士路线版图大幅扩张,同样亦减轻大老山隧道、东隧等交通要道的流量负荷;再加上2003年12月九广西铁(今“屯马线”)正式启用,2009年西铁线更延长至红磡站。在2000年代的十年之内,元朗交通大大改善,进出九龙市区车程大幅缩短至半个小时。

此外元朗有“香港大西北”的称号,邻近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区内乘搭过境巴士B1B2巴士,约廿分钟可到达陆路边境的福田口岸深圳湾口岸,十分方便。

Remove ads

市中心

Thumb
寿富街一带的药房

现时元朗的区域中心位于青山公路-元朗段(惯称“元朗大马路”)两侧的已发展区,通称元朗市中心元朗市。该处是元朗最繁盛的地方,商业活动频繁,是元朗新市镇的核心部分,亦是区内的交通枢纽。著名街道有安宁路教育路又新街(又称元朗食街)。恒香老婆饼是知名的地道食品。

随着元朗南的发展,元朗的范围还在扩展中。不过约定俗成的“元朗市中心”,仍是指元朗大马路教育路大棠路谷亭街安宁路沿线,有时加上朗屏邨及西铁线元朗站一带。而元朗工业邨、元朗东鸡地、元朗西元朗公园一带,以及元朗南的新发展区,虽然算是“元朗新市镇”的构成部分,但一般不会视为“市中心”。

除了元朗市中心外,另外也有一些次区域中心,例如天水围新市镇洪水桥屏山流浮山厦村大棠元朗工业邨锦田市等。

新市镇发展

早于1970年代,香港政府把元朗一些地方发展为新市镇。按照官方的划分方式,元朗新市镇的范围大致被东面和南面的元朗公路、西面的朗天路、西北面妈横路及北面的元朗安乐路包围,即西至元朗公园及水边围邨,北达朗屏站一带,东临鸡地及元朗站一带,南抵十八乡马田村及大旗岭附近数个低密度私人屋苑,现时人口超过20万。

校网

以下为属于元朗校网的学校:

中学

  1.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学:新界元朗天水围第 102 区第 6 期(2 号校舍天富苑)
  2. 赛马会万钧毅智书院:新界天水围天荣路 5 号
  3. 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中学:新界元朗天水围天城路 18 号
  4. 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汤国华中学:新界元朗天水围天华路 57 号
  5. 顺德联谊总会翁祐中学:新界元朗天水围天恒邨
  6. 天主教崇德英文书院:新界元朗洪水桥洪德路一号
  7.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元朗信义中学:新界元朗天水围天耀邨第二期
  8.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新界元朗天水围天柏路 26 号
  9. 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新界元朗天水围天瑞邨第一期
  10. 博爱医院邓佩琼纪念中学:新界元朗朗屏邨第三期
  11. 天水围官立中学:新界天水围天耀邨第二期
  12. 天水围循道卫理中学:新界天水围第 102 区第四期(天富苑)
  13. 东华三院卢干庭纪念中学:新界元朗朗屏邨第三期
  14. 东华三院马振玉纪念中学:新界元朗坳头友善街
  15. 东华三院郭一苇中学:新界元朗天水围聚星路 3 号
  16. 元朗天主教中学:新界元朗青山公路 201 号水边围邨
  17. 元朗商会中学:新界元朗丰年路 20 号
  18. 天主教培圣中学:新界元朗天水围天河路 9 号
  19. 可道中学(啬色园主办):新界元朗洪水桥洪顺路 11 号
  20.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宏信书院:新界元朗马田榄口村路 25 号
Remove ads

小学

  1. 光明英来学校:资助小学
  2. 钟声学校:资助小学
  3. 圣公会灵爱小学:资助小学,宗教为基督教
  4. 顺德联谊总会伍冕端小学:资助小学
  5. 激活英文小学:私立小学,宗教为基督教
  6. 惇裕学校:资助小学
  7. 元朗宝觉小学:资助小学,宗教为佛教
  8. 天水围循道卫理小学:资助小学,宗教为基督教
  9. 中华基督会元朗真光小学:资助小学,宗教为基督教
  10. 金巴仑长老会耀道小学:资助小学,宗教为基督教

幼稚园

  1. 元朗浸信会幼儿园: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注重孩子的品德和智力发展。
  2. 天水围循道卫理幼儿园:以基督教精神为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社交能力。
  3. 香港神托会元朗幼儿学校:提供全面的幼儿教育课程,包括语言、数学、艺术等方面的培训。
  4. 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汤国华幼儿园:秉承中学的教育传统,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

重大事件

2019年7月元朗袭击事件

2019年7月21日晚上约10时至翌日凌晨时份[2],在元朗的元朗站有大量具乡事白衣男子,手持武器针对在车站一带及邻近购物中心的市民进行无差别的袭击,最少有45人须入院治疗[2]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