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何廷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何廷魁(1577年9月1日—1621年),字汝谦,号观欹山西大同威远卫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辛丑(1601年)进士

生平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科(1600年)举人第七名[1][2],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六月授泾县知县,三十一年应天府同考,三十三年改任宁晋县。三十六年入为刑部贵州司主事,三十九年升员外郎,四十年关外审决,本年升郎中,四十一年历任归德府卫辉府知府,四十三年调河南府知府,四十四年升任陕西西宁副使,四十八年降黎平知府,本年迁山东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右参议,分巡辽阳[3]。在辽阳准备军队,与袁应泰多有不合,就是否要接纳因饥荒前来辽阳投靠之蒙古人一事争执不下。后沈阳沦陷,后金大军过河,其请半夜偷袭,袁应泰不听。后辽阳城池沦陷,何廷魁回到公署,怀抱公印投井自杀。其妾高氏、金氏从其一同自杀,婢仆六人同死。追赠大理寺卿,谥忠愍[4]

何廷魁与张铨高邦佐都是山西人,后诏书在宣武门外建造祠堂,命名“三忠”[5]

家族

曾祖何青,祖何洵,父何严师,王府审理,性孤介,力学能文章,与兄余师齐名,以贡判邠州;母项氏,慈侍下。兄锺秀、衍秀、廷秀、廷俊(选贡生)。娶刘氏。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