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邦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邦佐(?—1622年),字以道,号衷白山西平阳府襄陵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六月十二日生,治易经。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乡试第十七名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1],都察院观政,本年六月授山东寿光知县,招抚流民三千户。二十八年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2],二十九榷税九江钞关,历升员外郎、郎中等。三十四年八月出守永平知府,修筑运河等。三十八年二月升山东天津兵备副使,在天津训兵,平巨盗董时耀。三十九年担任陕西神木道参政,丁嫡母忧归。四十五年起补蓟州道,后被弹劾降一级,辞官归乡。

天启元年,辽阳被清军攻破,高邦佐被重新启用并担任参政,分守广宁。其以家母年八十有余,哭泣不肯离去,其母指责其应当以大义,于是赴任。当时熊廷弼王化贞两人关系紧张,高邦佐料到辽宁战事必败,于是屡次请求回乡。而当请求经允许时,王化贞已经弃广宁逃跑。众人对高邦佐说,既然已经请辞得准,就当然可撤退到山海关了。高邦佐呵斥道:“我一日没有离开,就还是封疆大臣。”晚上修书至老母诀别,并派遣士兵到熊廷弼处,说“虽然广宁城乱,但是清军尚不得知。请务必带兵进入斩杀几人,人心自然平定。如果您不来,就请授兵于我去赴难。”熊廷弼不采纳,却和王化贞一同逃跑了。高邦佐仰天大叹,对属下哭道:“巡抚经略都逃走了,大势已去了。松山是我的守地,我应当死于此。你们离开告诉我母亲吧。”于是向西拜谒朝廷,再南拜谒母亲,随后自尽。其仆人高永说:“主人死了,怎么可以没有随从呢?”于是在旁边也一同自尽。后赠公光禄寺卿,再赠大理寺卿,谥忠节,赐祭葬[3][4]

高邦佐与张铨何廷魁都是山西人,后诏书在宣武门外建造祠堂,命名“三忠”[5]

Remove ads

家族

曾祖高瑾。祖父高镗,临清州吏目。父高溱。母邢氏,生母杨氏。慈侍下。娶郭氏。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