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何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何楷(1594年—1645年),字玄子,号黄如,福建漳州镇海卫所(今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镇海村)人[1],祖籍福建晋江[2],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生平
博览群书,尤精于经学,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顺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联登乙丑科进士,时值魏忠贤乱政,辞归。崇祯时,授户部主事,任工科给事中。率直敢言,杨嗣昌夺情入阁。何楷弹劾杨嗣昌,结果被降为南京国子监丞。[3]与林兰友、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称“长安五谏”。不久因父丧服阙,乃归郷讲学于紫芝书院。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隆武帝朱聿键授户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因不容于郑芝龙,不久去职,还归途中被郑芝龙派部将杨耿截去一耳。何、郑自此为世仇。[4]隆武帝误闻何楷被盗杀,哭了几天。时人有对子曰:“都院无耳方得活;皇帝有口只是啼。”清军入闽南,破漳州,愤恚卒。
著作
著有《古周易订诂》、《诗经世本古义》等。
家庭
有子何焘。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