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佛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曆
Remove ads

佛历巴利语Sāsanā Sakaraj印地语:बौद्ध पंचांग、Bauddha Paṃcāṃga英语Panchangam)是一种采用佛灭纪年的古印度历法,为阴阳合历,盛行于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斯里兰卡南亚东南亚佛教国家。佛历的纪年佛灭纪年,是以释迦牟尼佛灭度般涅槃)当年度为计算基准。佛历一般以公元前544/543年为佛灭〇年,依照缅甸佛历,公元2025年是2569年(2569 B.E.),依照泰国佛历是2568年(2568 B.E.)[1][2]。也有以佛陀生年为纪元起始的佛历,以佛诞日作岁首,为部分汉传佛教信众和寺院采用[3][4][5]

事实速览 佛历的各种写法, 英语 ...
佛灭纪年的泰文缩写พ.ศ.
Remove ads

佛陀生卒年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释迦族人。释迦牟尼为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称为“佛陀”(觉者)、“世尊”等[6]。由于印度古代历史缺少明确年代的记载,对释迦牟尼的出生和入灭年代,没有直接史料可仰赖,只能从间接的历史资料中寻找,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四种说法[7]

  • 《周书异记》说:据《周书异记》,释迦牟尼生于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或记为二十四年)[注 1],卒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或记为五十二年)。此说来自北齐僧统法上、唐朝僧人法琳,其产生背景来自当时的佛道论争。在法琳之前,中国就出现过许多佛诞年代的说法,《周书异记》只是其中一种。《周书异记》也被历史学界认为是一部来历不明的书,无法成为推论佛陀生卒年的可靠依据[10][11],而且中国历史在共和元年之前也没有精确纪年[12]。以此作为纪年,通常是延续传统的约定俗成,此说只在汉传佛教中有一定影响力,是依照《佛祖统纪》以佛陀出生年作为纪元。公历2025年为此佛诞历3052年(以公元前1027年甲寅年为元年)
  • 众圣点记说:《历代三宝纪》卷十一记载,南北朝时代有外国沙门僧伽跋陀罗译出汉文《善见律毘婆沙》十八卷,并传述“众圣点记”之事。据此可推断佛陀生卒年为公元前565年前486年吕澂主张此说。不过基于对众圣点记一文的不同解读,也有公元前562年前483年之说[13]
  • 阿育王即位说:由阿育王法敕推断出阿育王的即位年,在公元前271—268年之间。再由南、北传文献记载的佛灭和阿育王即位两事件的年代差,推断出佛灭年。若据南传佛教文献,佛入灭后二百十八年阿育王即位,佛陀生卒年为公元前568—565年至前489—486年间,和众圣点记说相近。若据北传佛教文献,佛入灭一百十六年阿育王即位,佛陀生卒年为公元前466—463年至前387—384年。宇井伯寿主张此说,推定佛灭为公元前386年[13]印顺法师据传记中说,阿育王先行即位,经过四年方依古礼举行灌顶仪式正式即位,而订为公元前470年前390年(不计当年,故为387+3)。
  • 菩提伽耶碑记说:菩提伽耶发现标明佛灭后过了1813年的铭文。依该铭文推断,佛灭应为公元前五四六年。此说于十一世纪中顷传入斯里兰卡、缅甸,为公元前五四四年。传入泰国、老挝、柬埔寨,为公元前五四三年,在泰国北部有发现一尊佛陀塑像,载佛灭2039年(公元1495/6)[13]。据此,佛陀生卒年为公元前624年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年前543年,此说为南传佛教国家佛历纪年的来源。早期西方佛教文献学家发现根据《大史》的系年,则孔雀王朝国王月护王的年代会与希腊人所记录的同一位人物Sandrakottos相差六十年,因此将佛灭年代修正为公元前483年左右,称为“Corrected Long Chronology”[13]

在众多的佛灭年代说法之中,较为佛教学术界接受的是公元前五世纪(约在公元前486年或前483年,即众圣点记说、南传文献的阿育王即位说或Corrected Long Chronology),或公元前四世纪(约公元前400年/前390年/前386年/前383年等,推断年代不一,即北传文献的阿育王即位说,又称为Short Chronology)[13][14]

Remove ads

历史

所谓佛历其实是采用了佛灭纪年的古印度历法塞迦大历 (梵语:Śālivāhana-Śaka,巴利语:Mahāsakaraj,泰语:มหาศักราช,缅语:မဟာ သက္ကရာဇ်)是采用了塞迦纪年的古印度历法,源于公元前一世纪的印度,后来传入东南亚地区。公元七世纪,室利差呾罗王国英语Sri Ksetra Kingdom(位于今日的缅甸)的骠人修正塞迦大历,编制了朱拉历 /塞迦小历(巴利语:Culāsakaraj,泰语:จุลศักราช,缅语:ကောဇာသက္ကရာဇ်),为缅甸沿用至今,并成为其他东南亚地区长期采用的官方历法。直到欧洲殖民时期之后,许多国家才改用或并行格里历,如泰国在1889年改采格里历作为官方历法[15]。东南亚各国将其历法,如缅历泰历等用佛灭来纪年,就成了佛历。

另一个在印度大陆长期使用的是维克拉姆历(梵语:Vikram Samvat),是采用了维克拉姆纪年的古印度历法,尼泊尔至今仍在使用。此历法为印度教锡克教北印度佛教社群使用,一些佛教遗址的铭文也使用它[1]

根据J. Gordon Melton的说法,在南亚和东南亚所用的印度教佛教历法,基本上都扎根于古印度的天文书《苏利耶悉檀英语Surya Siddhanta》(梵语:Sūrya Siddhānta,意思是“日曜论”),只不过各地可能会据其需要再加以改变或调整[16][17]。例如,朱拉历 缅历、小傣历)引入了默冬章的概念。因此,缅历会不定期地新增闰月闰日,以消除由于印度历法中的恒星年和默冬章中的回归年时间不同而积累起来的时间差[18]

Remove ads

纪元起始

公元1954年,第三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缅甸仰光举行,会中决议以“佛历”为纪元,并以释迦牟尼般涅槃年推算,公元1954年为佛历2498年(也就是采用缅甸的前544年为佛灭年)[19]。不过,南传佛教各国实际上仍按各自的习惯来标示年份[2]

大多数的印度历法都设有〇年。南传佛教的佛历以佛灭年(前544年/前543年)为佛历〇年,次年(前543年/前542年)为佛历壹年。

缅甸佛历年 = 公历年 + 544,若未过卫塞节农历四月十五日)则再减1年[20]
泰国佛历年 = 公历年 + 543,采公历之1月1日岁首。但民间多采公历之4月1日(泼水节所在的月)为岁首。

月份

佛历所用的古印度历法,有专门的规定来设置每月的日数,其月份设置按照月亮周期决定。每月分为黑半(Kṛṣṇa-pakṣa)和白半(Śukla-pakṣa),自满月之翌日至新月前日之前半月,称黑半,计十四或十五日(相当于农历十六至二九或三十日);从新月至满月之后半月,称为白半,计十五日(相当于农历初一至十五日)。随印度方俗不同,古印度历法的黑半、白半前后配置也有差异。通常北印度是黑前白后(称为Pūrṇimānta),南印度是白前黑后(称为Amānta,朱拉历傣历藏历、华人农历亦是白前黑后)。节日仍然是在同一天庆祝(或非常靠近),但是因为黑半白半前后配置不同的关系,月份的标示有可能会不一样,例如黑天诞辰是在黑半第八日,若是北印系统就会在婆达罗钵陀月,南印系统会在室罗伐拏月[21][22]

印度历法的月名来自吠陀占星术二十七宿,是满月所在的星宿名,分别对应至二十八宿角宿氐宿心宿斗宿女宿室宿[23]娄宿昴宿觜宿鬼宿星宿翼宿[24]

更多信息 梵语, 巴利语 ...

各地的印度历法及佛历,其月份序数不全然一样。印度历法通常是以制呾逻英语Chaitra月为一月[29]朱拉历缅历[30]斯里兰卡的印度历[31]与其相同。维克拉姆历[32]吠舍佉英语Vaisakha月为一月。泰国阴历[33][34]老挝阴历[33][35]高棉阴历英语Month#Khmer_calendar[36]末伽始罗英语Agrahayana月为一月。泰北阴历(兰纳历)[33]頞湿缚庾阇英语Ashvin (month)月为一月,傣历[33]尼瓦历[37]迦剌底迦英语Kārtika (month)月为一月。泰历、泰北历、傣历都已只用数字表示月份。藏历本以制呾逻英语Chaitra月为一月,后来在蒙古时代引进“霍尔月”,以星宿的磨袪月为一月(间接受华人农历影响)[38]

大多汉传佛教徒所使用的佛历,只用佛历纪年,其余月、日安排多使用农历(亦有用格里历的)。

Remove ads

现行佛历对照

缅甸版佛历年份

更多信息 佛历年, 公元 ...
Remove ads

泰国版佛历年份

更多信息 佛历年, 公元 ...
Remove ads

中国传统佛历年份

更多信息 佛历年, 公元 ...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